韭菜少了,不够割啊,基金经理只能自己火并了,基金经理的钱当然就不好赚了,镰刀太多,草不够啊,只能自己人砍自己人了 。
另外就是,指数基金几乎100%满仓,否则就不叫被动基金了,而主动基金持仓是低于指数基金的(这个在中国更严重,中国的主动基金持仓一般维持在60~80%),这个特点导致遇到牛市,指数基金更占优势,遇到熊市主动基金更抗跌,而美国正是个牛长熊短的市场,所以指数基金仍有优势,最后当然就是营销号天天挂在嘴边的费用,在美国指数基金的费用是主动基金的1/10 。
【为什么美联储降息股市不涨反跌?】水土不服因为这些优势,让指数基金在02年的时候来到了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但可能美国人都没想到指数基金在10多年后和定投一起疯狂收割中国韭菜 。
2015年股灾,97%的主动基金(偏股型)战胜沪深300指数的8.4%收益率,2016年大熊市,57%的主动基金战胜沪深300,73%的主动基金战胜中证500 。2017年牛市,沪深300扬眉吐气战胜75%的主动基金,主动基金平均回报率12.19%低于被动指数基金的12.46% 。
说这三个年份,是因为这三年很具代表性,牛市指数占优势,熊市主动占优,而不幸的是中国A股就是个牛短熊长的市场,你说气人不气人 。
把时间拉长,从2004年以来,主动偏股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明显高于沪深300指数,而且波动率也更低,阿尔法为正(通俗的说就是能战胜市场,代表市场的正是沪深300指数) 。
另一项研究(Yeguang Chi.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hin ese Actively Managed Stock Mutual Funds,2013.)表明,从1998年~2012年,中国的主动基金收益率高于市场基准,整个基金样本在14年创造了每年5%的超额收益 。
指数基金为啥在中国表现出明显的水土不服呢?
相对于美国的成熟市场,中国股市表现出明显的不成熟,专业点叫市场定价效率低,说人话就是中国的韭菜太多,散户是整个市场的主要力量,大约占了70%的份额,而机构投资者却比较少,典型的肉多狼少,大家韭菜割的爽啊,也就不必要互相砍了,所以基金经理总能找到赚钱的机会 。
而且中国对金融知识普及较少,导致中国式散户非常容易被煽动,要么一窝蜂的追高,要么就一窝蜂的相信定投,傻子多了,骗子都不够用了 。
另外,就像刚才说的,指数基金在牛市上有明显优势,这一点在A股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A股由于牛市一般很难产,而且暴涨暴跌,所以A股的主动基金经理一般会把股票仓位控制在60%~80%,大大低于指数基金的满仓操作,所以在熊市的时候,主动基金往往更抗跌,收益自然就更好 。
有些被营销号洗脑严重的可能会鹦鹉学舌的反驳说“有效市场理论”还能错啦?有效市场理论是传统金融学的著名理论,而传统金融学恰恰就是一种理想状态,否则也不会让行为金融学现在风生水起 。
该理论认为,如果市场交易没有太多无理限制,而且所有人都已经最大化地把手中掌握的有用信息用去做股票交易了,那么,股价就会把这些有用消息反映进去 。这个理论被很多没有金融学基础的人误解,因为他其实描述的是市场运作的一种结果状态,不是行动理论 。
它是说,除非你掌握或者能得到独特信息,否则你就不用劳神了,投资指数吧!而美股显然比A股更接近这种理想状态,因为机构众多,那些没有信息优势的基金经理难以跑赢大盘,一般人也应该以投资指数为主 。
但A股市场则离这种状态很远,有信息优势的基金经理往往能大显身手,这也是为什么指数基金来到中国后没有再创辉煌的原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