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成生活习惯周记200字:怎样去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例如把字练好?( 三 )


国家安全法规不可谓不严厉,各企业条条框框的安全规程不可谓不多,可偏偏有些人为事故或未遂事故会时有发生 。细究其详,就是因为监督不到位、管理有空档、制度不落实、操作违规违章造成的,尤其是习惯性违章更是导致诸多人为事故的最直接原因 。
在众多安全事故中不安全习惯的影子时时会出现,比如手扶钢绳以至受伤、不佩戴安全帽以至头部被砸伤或撞伤、不背挂安全带在高处行走以至摔伤、习惯性的舞动工具对他人造成直接伤害、维修设备不安放明显警示牌以至其他人开动电源导致事故等 。从这些安全事故中不难看出,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安全工作中是多么重要 。
1961年3月23日,前苏联首航太空的宇航员邦达连科在充满纯氧的舱内训练,这是前苏联准备发射人类diyi艘载人航天飞船“东方”号的前一天 。邦达连科在休息时,他用酒精棉球擦拭身上固定过传感器的部位后,随手将酒精棉球扔到一块电板上,这一细小违章行为顿时酿成灾祸 。他被严重烧伤,10个小时后死亡,成为人类载人航天首位遇难的宇航员 。
“东方”号飞船主设计师科罗廖夫极力推荐加加林,主要理由是加加林有照章行事、精确仔细的好习惯 。他每次训练进舱时都不怕麻烦,脱掉靴子,只穿袜子训练 。加加林这些微小的细节在大科学家眼里就是能成就大事业的人选 。加加林果然不负众望,于1961年4月12日成功首飞太空,因此一举扬名,名列千秋史册 。
加加林的成功就因为他的好习惯才给他创造了好机会 。他把握了好机会最终成就了人类历史上的辉煌 。
邦达连科做事随意的坏习惯与加加林照章行事的好习惯警示我们:走进现场,身在岗位,珍惜生命,确保安全必须从细微之处养成好习惯做起 。
从中国俗语“蚁穴溃堤”古训到苏联航天“棉球毁人”悲剧,都反反复复告诫我们养成安全好习惯,防微杜渐 。
记得有位国企某机械操作手,在业内操作成绩diyi,下岗后应聘到外资企业,面试的时候她操作特别快,但外企面试人员一个劲的喊“No”,尽管她在所有面试者中成绩是最好的,甚至超过有些面试者的好几倍,但最终她没有被录取 。她非常郁闷不知道她这么出色为什么没有被录取 。最后通过多方了解才知道,她在操作时习惯性将安全挡板拆下来了,因为她有十几年的操作经验她可以保证不会出安全事故(她一直这样操作了十几年都没有发生安全事故) 。但是外籍专家不这么认为,他们的安全意识非常强,认为一个人工作成绩再好,也抵不上出一次安全事故 。对于没有安全意识的人员,哪怕你再有本事,他们是绝不会录取的 。
所以,不管不安全习惯在我们心中有多深的根,有多大的基础,我们都要不惜一切努力的来改变它根除它,并在工作、生产、日常生活中养成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安全习惯 。一个人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安全的行为和习惯,将因此受益终生 。
好习惯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长期坚持 。只有充分认识到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在心灵深处建立起对好习惯的渴望及建立必须让人们养成和遵守好习惯的约束机制,才能逐渐铲除“习惯性违章”赖以生存的“土壤” 。
不好的安全行为是在不经意间逐渐养成的,良好的安全行为和习惯则是用心一点点一件件积累起来的,不要忽略一个小小的细节,不要轻视一个小小的瑕疵,那么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就会多一份安全多一份安心 。
要改变不好的安全习惯就要从树立良好的安全行为和安全习惯做起 。首先是工作前要对自身的劳保用品穿戴进行确认,安全帽的安全绳要在下巴下系好,鞋带不得露出过长,作业中所用的工具、物件等要收捡到可靠的地方或用铁线绑牢,更不要抱着侥幸心理从吊物下穿行,不要和机车抢道,检查好现场之后才开始爆破等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