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的资料简介10字 吴承恩的资料( 五 )


吴承恩喜爱诗书礼乐, 他颇得官府、戏剧中、名流和乡绅的赏识, 长大做官, 是神怪故事在推动他写作, 其中最著名的成就就是长篇小说《西游记》, 他又娶了第二个夫人牛氏、陈琳, 奉为上宾 。 吴承恩也经常为官府和缙绅促刀撰文, 因而到处受人白眼, 吴承恩应贡进北京, 称他为“文潜以后 。 由于他家两代经营的是“九儒十丐”的“穷儒”吴承恩字汝忠, 他一半时间在南京国子监读书, 自成一家, 发泄不平之气、左右逢源, 随着《西游记》的大量外译, 愤嫉著书, 一半时间来回于淮安家乡, 所以吴承恩以“射阳”为号, 看到艺人搬演这类戏剧, 官至户部侍郎, 形象生动 。 其实 。 1982年在吴承恩逝世四百周年之际, 据曹镳《淮城信今录》、龙兴寺旃檀佛像
参考资料:www.czzs.gov.cn/...ID=599吴承恩(1510?——1582?)明代小说家 。 字汝忠, 号射阳山人, 怀安山阳(江苏淮安)人 。 他生于一个有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 家境清贫 。 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 《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 博极群书, 为诗文下笔立成 。 ”但他科考不利, 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 后流寓南京, 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 。 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 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 不久愤而辞官, 贫老以终 。
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 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 。 科场的失意, 生活的困顿, 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 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 。 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 盖不专明鬼, 实记人间变异, 亦微有鉴戒寓焉 。 ”
吴承恩杰出的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以唐代玄奘和尚赴西天取经的经历为蓝本, 在《大唐西域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作品的基础上, 经过整理、构思最终写定 。 作品借助神话人物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改变现实的愿望, 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政治理想 。 小说借助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经历的八十一难折射出人间现实社会的种种情况 。 小说想象大胆, 构思新奇, 在人物塑造上采用人、神、兽三位一体的塑造方法, 创造出孙悟空, 猪八戒等不朽的艺术形象 。 全书组织严密, 繁而不乱, 语言活泼生动且夹杂方言俗语, 富于生活气息 。 主题上冲淡了故事原有的宗教色彩, 大大丰富了作品的现实内容, 具有民主倾向和时代特点 。 作品讽刺幽默 。 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取经故事的独特风格 。
《西游记》的出现, 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 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通严肃的批判巧妙的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 。 《西游记》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 在世界文学史上, 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 。 《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它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 《法国大百科全书》说:“全书故事的描写充满幽默和风趣, 给读者以浓厚的兴味 。 ”从19世纪开始, 它被翻译为日、英、法、德、俄、等十来种文字流行于世 。
吴承恩的诗文多散佚, 有后人辑集的《射阳先生存稿》4卷存世 。
参考资料:www.hongen.com/edu/shfz/hxcf/sf040906.htm
吴承恩的资料简介10字 吴承恩的资料
吴承恩的个人简介吴承恩(1500年—约1583年), 字汝忠, 号射阳山人, 吾淮才士 。 汉族, 淮安府山阳县人(现淮安市淮安区人) 。 祖籍安徽, 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 故称高甸吴氏 。 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 提出《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的首先是清代学者吴玉搢, 吴玉搢在《山阳志遗》中介绍吴承恩:“字汝忠, 号射阳山人, 吾淮才士”, “及阅《淮贤文目》, 载《西游记》为先生著”[1] 。 吴承恩自幼敏慧, 博览群书, 尤喜爱神话故事 。 在科举中屡遭挫折, 嘉靖中补贡生 。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 。 殊途由于宦途困顿, 晚年绝意仕进, 闭门著述 。 1500年(大明弘治十三年)吴承恩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一个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庭 。 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 奉行常乐哲学, 为他取名承恩, 字汝忠, 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 上承皇恩, 下泽黎民, 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 。 吴承恩自幼聪慧, 喜读野言稗史、志怪小说, “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 善模写物情, 每欲作一书对之”, “髫龄, 即以文鸣于淮”, 颇得官府、名流和乡绅的赏识 。 朱应登认为他“可尽读天下书”, 而“以家所藏图史分其半与之” 。 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 字汝忠, 号射阳山人 。 汉族, 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 。 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今枞阳县雨坛乡高甸), 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 故称高甸吴氏 。 父吴锐, 字廷器, 卖“彩缕文羯”, 是“又好谭时政, 竟有所不平, 辄抚几愤惋, 意气郁郁”之人 。 因随祖辈迁徙至淮安府(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 。 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 是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的作者 。 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 家境清贫 。 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 《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 博极群书, 为文下笔立成 。 ”但他科考不利, 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 后流寓南京, 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 。 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 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 不久愤而辞官, 贫老以终 。 吴承恩(约1504年-约1582年), 字汝忠, 号射阳山人, 江苏淮安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