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睡个好觉成了一种奢求:
睡不着:白天犯困,躺床上就清醒,辗转反侧凌晨2点了…
睡不够:工作学习压力大,每天睡不到5个小时,深陷恶性循环!
睡得浅:碎片化睡眠,半夜惊醒2-3次,踏踏实实睡一觉真难!
据《2020年中国人睡眠治疗报告》当下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仅有26%的国人拥有正常深睡时间,超过67%的人出现失眠症状,睡个好觉,你就击败了90%的年轻人 。
睡不好会怎么样?睡不好真的会死啊!

文章插图
01 睡眠不足对心理的3大危害
1、《自然》子刊:睡眠不足导致儿童心理问题
2月3日,复旦等研究团队在《Molecular Psychiatry》发表的一项研究,纳入11067名9-11岁的青少年的数据,首次对儿童的睡眠时间与包括抑郁在内的精神问题、认知和大脑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规模分析 。研究显示:
- 睡眠不足7小时的儿童,行为问题总分平均比睡眠不足9-11小时的儿童高53%;
- 儿童的维度精神病理学(包括抑郁、焦虑、冲动行为)与睡眠持续时间呈负相关;
- 儿童的大脑结构受到睡眠时长的影响 。与高容量与长睡眠时间相关的脑区包括:眶额皮质、前额叶和颞叶皮质、楔前叶和边缘上回;
- 精神问题,特别是抑郁问题,与1年后的睡眠时间短显著相关 。
2、经常中断睡眠,可能比不睡觉还糟
一项发表在《Biological Psychiatry》的研究关注了另一种形式的睡眠问题:倒班、值班、睡眠中断(比如许多医务工作者、士兵只能睡前半夜/后半夜) 。
研究发现,长期中断睡眠,可能会导致人们无法学习与恐惧有关的记忆,患焦虑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风险更高 。
这项睡眠研究由匹兹堡大学的Anne Germain博士和哈佛医学院的Edward Pace-Schott博士领导,受试者为150名健康成年人 。他们让三分之一的受试者正常睡眠,三分之一的受试者中断睡眠(仅在前半夜睡觉),而三分之一的人睡眠不足(无睡眠) 。然后到了早晨,所有受试者都进行了恐惧调节测试 。
结果显示:
- 睡眠被中断者的大脑活动,与其他两组非常不同;
- 在这三组中,只有睡眠中断组在与恐惧有关的大脑区域表现出最多的活动,而与控制情绪有关的区域表现出最少的活动;
- 而那些无法入睡的人,在12小时后的大脑活动与正常睡眠者反而更为相似 。

文章插图
3、睡眠不足极易诱发焦虑抑郁
荷兰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特莎·布兰肯和她的团队研究了2224名在2010年至2016年间被诊断为可能患有失眠的研究参与者的性格特征和生活历史,发现失眠者往往拥有以下5种性格类型:
高度焦虑型:睡前非常活跃,容易焦虑和抑郁
中度抑郁,对奖赏敏感:大脑很活跃,很容易产生快乐的情绪
中度痛苦,对报酬不敏感:日常“丧”,很难快乐起来
轻度焦虑,高反应型:不是很焦虑,但对生活中的琐事总是念念不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