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眼桥事件百科 九眼桥事件( 二 )





老九眼桥有九个桥孔 , 边上的桥孔由于河泥长期淤积 , 离河越来越高 。 乞丐、流浪者、暂时找不到生活出路的穷人都住在这里 , 成为“开桥来客” 。 一整天都很臭很脏 。 有时候 , 当你路过的时候 , 你可以看到一个人在一个破草席下 , 两只枯瘦的脚 。 真的很恐怖 。 桥洞是这样 , 桥也是这样 。 九眼桥上 , 是老成都的“人民城市” 。 闲暇时 , 我经常逛逛桥 , 这是一个穷人卖孩子和女孩的地方 。 成都的富裕家庭需要书商、马夫、丫鬟 , 都来这里挑选 。 有一次在乡下看到一个老人 , 哭着领着一个小女孩上了桥 。 女孩脖子后面 , 有一个“草标签” 。 老人把女孩卖给豪宅后 , 用钱卖了一个锅盔递给女孩 , 然后哭着下了桥 。 这样的场景在九眼桥上屡见不鲜 , 不足为奇 。



端午节



九眼桥水墩最忙的时候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 这一天 , 城里的人都赶到东门观看龙舟比赛 。 自然 , 这次活动是由当时成都的知名人士组织的 。 这些军政要员也用端午节作为称号来取乐 。



平日停在水上码头的船都变了 。 船主把五颜六色的旗帜放在船上 , 并在船头和船尾挂上红色的丝绸 。 当女士们和先生们来的时候 , 掀开船舱的窗帘 , 邀请他们坐下 。 船舱里有干净的桌子 , 美味的食物和酒 , 香茶和烟灯 。 女士们落座后 , 舒舒服服地坐在船上看风景 , 摆好了龙门阵 。



这些人到了之后 , 端午节就可以开始了 。 龙舟的行程大概是从新南门到望江楼这段河 。 在这段河的岸边和九眼桥上 , 都有人看热闹 。 每个人都大声喊着为划龙舟的船夫加油 。 那些

负责敲鼓的人 , 就站在桥上 , 拼命地擂鼓 。 号子响后 , 船夫们个个卖力地划船 , 既是不为了给船老板丢脸 , 也想要争个彩头 。

岸上的人最喜欢看的还是抢鸭子 。 龙舟竞渡结束后 , 筹办活动的老爷们就喊人把事先准备好的几十只鸭子丢到水里 , 任人下水争抢 , 谁抢得到就归谁 。 对于很难开油荤的苦力人来说 , 这可是最实惠的彩头 。 常常有一些水性好的岸边看客 , 按捺不住一个猛子扎进河 , 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抱着鸭子回去打牙祭 。 但这种情况比较少 , 更多的是一无所获 , 灰溜溜地上岸 , 鸭子没得 , 反落得一身湿 。 那些船工个个都是水里搏命的老手 , 鸭子基本上落在他们手中 。

九眼桥挖宝闹剧

老成都人都知道一段关于九眼桥的顺口溜:石牛对石鼓 , 银子二万五 。 有人蒙得穿 , 买尽成都府 。 据说当年张献忠离开成都时 , 在九眼桥码头上船 , 临走时把他抢来的金银财宝秘密埋在九眼桥一带的河中 。 可惜张献忠没能回来就死了 , 财宝的埋藏地点也无人知晓 。

对于这个传说 , 并没有多少人当真 。 因为即使是真有金银埋在河里 , 也没有办法去挖 。 上了年纪的老成都人 , 可能都还记得一个“测水深”的把戏 , 那就是站在九眼桥上 , 把铜钱或镍币丢进水里 , 然后竖起耳朵听声音来判断水深 , 结果当然是什么也听不见 。 这种把戏虽然荒唐可笑 , 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锦江 , 水势的确很大 , 尤其是九眼桥一带 , 水涌过并不宽的桥洞 , 浪花翻涌 , 颇有气势 。 夏天涨洪水时 , 水甚至可以漫到九眼桥桥面上 。 在这种情况下 , 挖宝谈何容易 , 但偏偏有人不信邪 。

大约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 , 竟然真有人来挖宝 。 记得那是一个冬天 , 我正在酒馆里清理灶台 , 老板在外面逛耍 。 忽然老板跑回铺子 , 对我和另两个小工喊:“走!看闹热 , 有人要在九眼桥挖宝!”我听后马上跟老板跑了出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