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眼桥事件百科 九眼桥事件( 三 )



一到九眼桥桥头 , 就看到好多个官员模样的人在那里交头接耳 , 个个都喜笑颜开 。 还有近百个人 , 拿着锄头等工具 , 在河边上不停地掏挖 。 河边还有一个大抽水机正在抽水 。 听那些围观的人说 , 这是个有袍哥和军官入股的挖宝公司 , 好像叫“锦江淘银” , 要在这里挖张献忠埋的宝贝 。 只所以在冬天开挖 , 就是要避开夏天的洪水 。

这些工人干劲还很大 , 天天在这里挖土、排水 。 挖宝的消息很快传开来 , 每天都有一群一群的人从成都各条街道赶到东门 , 看工人挖宝 。 来看挖宝的人可谓人山人海 , 九眼桥着实热闹了一番 , 甚至还有治安队的人别着枪在这一带巡逻 , 维持秩序 。 我所在的酒馆生意也因此红火了好几天 。 那段时间 , 我忙着跑堂 , 没能去观看 。

没过多久 , 一个更惊人的消息传到我耳朵里:石牛和石鼓都挖出来好几天了 , 金银财宝马上就要“现身”了!听到这个消息 , 我和老板都惊讶无比原来那个顺口溜说的是真的 。 那天 , 我们酒馆里只留了一个人守 , 全跑去看挖宝 。 果然石头做的牛和鼓都被挖出来了 , 斜躺在河边的泥巴里 。 这时看热闹的人已经里三层外三层了 , 我好不容易挤进去一看 , 几个技术专家模样的人正拿个机器在探测 。 忽然 , 一个挖土的工人说:“出来了!”我看见坑里全是生锈的铜钱 , 密密麻麻粘成一片 。 工人把铜钱取出来后 , 就什么也没有了 。 围观的人纷纷抱怨:“啥子哦 , 就只有些烂铜钱 , 白看那么久 。 ”挖宝的闹剧就这样收场了 , 后来那石牛和石鼓也不知所终 。

衰落的水运

九眼桥码头的热闹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 , 就再也无法繁荣下去了 。 这个时候 , 成都用木柴的人家已经不多了 , 水津街的柴铺子一间接一间地关门 , 赚够了钱的柴铺子老板们都转了行业 , 有的开了煤店 。 住在黄伞巷里的柴贩子纷纷离开 , 回老家务农去了 , 成都的大街小巷里从此少了卖柴人的身影 。 我所在的酒馆生意一天比一天“秋” , 老板整天苦着脸 , 最终只得把铺子关了了事 , 我也在1951年离开了成都 , 走的时候 , 我特意到九眼桥水码头上去看了看 , 河里已几乎没有柴船了 , 往日的热闹场景不复存在 , 反到有些冷清 。 这个东门著名的水码头 , 可谓因木柴而兴 , 因木柴而废 。

我这一别就是近三十年 ,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 听说九眼桥有了劳务市场 , 我才又来到这个我曾熟悉的地方谋生路 。 九眼桥附近街道的模样大致没变 , 只是九眼桥原本拱起的桥背经过整修 , 变得平缓了些 , 桥的西边则多了一座新桥 , 也就是今天成都人所说的“新九眼桥” 。 至于繁华的水码头和码头上发生的那些稀奇有趣的事 , 自然已成为了过眼云烟 。 这里往来的都是背着编织袋的外地人 , 流连在街道旁等待雇主 , 没有人去看一眼已废弃的水码头 。

【九眼桥事件百科 九眼桥事件】从此后 , 我留在成都做着小生意 , 有空常到九眼桥走走 。 九眼桥在1992年被拆 , 重修了一座依然有九个桥洞的混凝土桥 。 而老码头居然派上了用场 , 有夜航的游船从这里驶往黄龙溪 , 但成都的水运兴盛的日子 , 终究是一去不复返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