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销率计算公式 供应链管理8大关键指标

企业在进行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和革新时 , 首先必须明确未来新供应链体系下各主要业务指标的 , 要使供应链的优化和改革有目标、有方向 , 做到有的放矢 。 下面跟大家聊聊供应链管理8大关键指标 。

产销率计算公式 供应链管理8大关键指标

文章插图

供应链管理8大关键指标
(一) 产销率指标
产销率计算公式
产销率=销售金额/(总库存金额+销售金额) , 产销率反映了目前货品的销售速度 。
例:某店铺5月第一周的销售额为50000元 , 总库存金额为200000元 , 那么产销率则为50000/(50000+200000)=0.2.
工业产品销售率(产销率)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已经销售的产品总量与可供销售的工业产品总量之比 , 它反映工业产 , 反之则小 。 企业供应链产销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供应链各节点已销售出去的产品和已生产的产品数量的比值 。
产销率=一定时期内供应链某节点已销售产品数/一定时期内供应链该节点已生产产品数
该指标可反映供应链各节点在一定时期内的产销经营状况、供应链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有效利用程度、供应链库存水平 。 该指标值越接近1 , 说明供应链节点的资源利用程度和成品库存越小 。
(二) 产需率指标
产需率是与产销率密切相关的一个指标 , 它从另一个角度衡量了供应链系统的整体运营状况 。 产需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 , 企业供应链各节点已生产的产品数(或提供的服务)与其下游节点(或用户)对该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的比值 , 即:
产需率指标=一定时期内某节点已生产的产品数(或提供的服务)/一定时期内下游节点对该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数
【产销率计算公式 供应链管理8大关键指标】该指标反映供应链各节点间的供需关系 。 产需率越接近1 , 说明上下游节点间的供需关系协调 , 准时交货率高 , 反之则说明上下游节点间的准时交货率低或综合管理水平较低 。
根据企业管理中的“木桶原理” , 在实际评价中 , 我们可以选取“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即产需率最低的节点的产需率作为企业供应链产需率总体评价的指标值 。
(三) 产品出产(或服务)循环期指标
供应链产品出产(或服务)循环期是指供应链各节点产品出产(或服务)的出产节拍或出产间隔时间 。 该指标可反映各节点对其下游节点需求的响应程度 。 循环期越短 , 说明该节点对其下游节点的快速响应性越好 。
在实际评价中 , 我们可以以各节点的循环期总值或循环期最长的节点指标值作为整个供应链的产品出产(或服务)循环期 。
(四) 供应链总运营成本指标
供应链总运营成本包括供应链通讯成本、各物料、在制品、成品库存费用、各节点内外部运输总费用等 。 反映的是供应链的运营效率 。
(五) 库存周转率
库存周转率是指某时间段的出库总金额(总数量)与该时间段库存平均金额(或数量)的比 。 是指在一定期间(一年或半年)库存周转的速度 。 提高库存周转率对于加快资金周转 , 提高资金利用率和变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 库存周转率考核的目的在于从财务的角度计划预测整个公司的现金流 , 从而考核整个公司的需求与供应链运作水平 。
库存周转率的计算公式 , 实际评价中可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库存周转率=(使用数量/库存数量)×100% 使用数量并不等于出库数量 , 因为出库数量包括一部分备用数量 。 除此之外也有以金额计算库存周转率的 。 同样道理使用金额并不等于出库金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