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人这一生有1/3的时间都在睡觉,可很多人睡得并不好 。
报告称,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 。
中国睡眠研究会今年发布了一份睡眠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当下我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 。
可能每10个中国人里就有近4个失眠患者 。
而根据《中国睡眠指数研究报告》发现,只有13.8%的人,拥有可称为舒服甜美的睡眠,年轻人的睡眠质量更是普遍不如老年人 。

文章插图
如何自然入睡,如何睡个好觉,成为无数失眠人苦苦追求的问题 。
人为什么会失眠?
| 焦虑情绪作祟
睡眠障碍往往伴随着深夜无处安放的焦虑和孤独 。
很多都有过这种体验,当你关上手机屏幕,放下手机开始准备入睡时,脑子里开始飘荡起各种思绪:
今天未完成的作业、明天要接待的难缠客户、老婆念叨的房租物业费,孩子老师打来电话说孩子成绩又下降了,还有要保不住的工资、同行竞争的压力,接着,关于未来、家人、生死等终极问题也会不自觉飘来 。
在重重锥心问题考验之下,没有人还能安然入睡 。

文章插图
| 错过了睡眠的正确时间
研究表明,人的睡眠会受到昼夜节律的影响 。
大脑内有一个控制睡眠的多巴胺开关,它可以直接抑制褪黑激素的产生和释放 。
褪黑激素我们大家应该都了解,这是大脑释放的一种化学信息,用来传递“睡觉时间到了该睡觉了”的消息,它主要用来引起嗜睡,诱导身体进入睡眠状态 。
然而,当昼夜节律被打乱,便有可能出现身体不良应答,导致多巴胺和褪黑激素分泌失调,引起我们想睡睡不着的失眠状况 。
比如,当我们熬夜追剧、打游戏之后,如果想放下手机就能立马睡着,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
不但没有一丝睡意,精神反而处于极度亢奋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大脑可能认为你已经睡过觉了,所以你不失眠谁失眠呢?

文章插图
| 因为失眠而失眠
还有一种失眠的原因,是因为对失眠的错误应对导致了失眠状况的加剧 。
比如因为害怕失眠,就采取一系列的行为想要不失眠,比如晚上早早就爬到床上睡觉,睡前饮酒助眠,早晨很晚才起床,白天还会补觉、午休等等 。
看似十分良好健康的休息习惯,其实全部踩到雷点上了,这些行为不但不会避免失眠问题,反而会因为会导致失眠持续发展,迁延不愈 。
很多人在偶尔几次的失眠之后,可能是身体的不良反应让他们对失眠的后果产生了恐惧心理,加之各种公号文章的宣传,让人们对失眠的后果过分担心,从而出现了焦虑情绪和莫名的压力,这反而会进一步加重失眠状况,让失眠成为常态 。

文章插图
其实失眠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失眠的恐惧 。如果你不在意失眠,有一个“爱睡不睡”的心态,失眠很快就自愈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