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继续使用已有来源还是尝试新的来源的决定取决于许多因素和情况, 这些因素和情况可能产生一些替代选择的优势和劣势 。 主要的考虑事项有:

文章插图
需要考虑的12个因素
一、市场条件
如果采购方只与一位供应商合作, 它需要加强对市场条件的监督以确保供应商保有竞争力 。 通过寻找所需产品的新来源, 采购方可以防止已有供应商的不合理的价格增长或者质量下降 。
二、产品复杂性或技术变化
已有的供应商可能是特定专利或程序的惟一所有人, 排除了使用其他来源的可能性 。 此外, 如果产品涉及成本昂贵的工具、硬模、模具或者组织的费用, 则复制该设备的成本也会阻碍使用新的供应商 。 另一方面, 维持现有的供应商可能会导致采购方在新技术方面的损失, 即新的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可以提供的新技术 。
三、需求的急迫性
新的供应商的建立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培训该企业的时间和经验 。 如果产品很快就被需要, 那么采用新供应商可能不太实际 。
四、质量期望
现有的供应商可能会在质量方面非常突出, 以至于到其他地方采购不会成为认真的考虑事项 。 另一方面, 如果已有的供应商的质量勉强合格, 则对新的供应商就值得认真考虑 。 新的供应商可能会迫切希望得到新业务, 因此可能特别努力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
五、供应商程序
供应商如何生产和销售产品和服务以及供应商在多大范围内采取外包方式?它们采购、生产和维护产品和服务的程序是怎样的?
六、足够的竞争
新的供应商可能会提供计划以扩大供应选择和竞争 。 例如, 新供应商可使采购方不再处于惟一来源的情况 。 新供应商可能会提供技术或其他现有来源无法提供的支持 。 但是, 采购方必须谨慎考虑对新供应商的使用 。 新供应商是否为了获得业务而出价过低?供应商的这种行为在将来会对采购企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产品或服务越重要, 对潜在的来源进行的评价就应当越认真 。 采用详细的工作规格和说明为将来的价格谈判提供适当的合同条款, 以及供应商成本数据的认真评价, 这些考虑因素只是采购方在考虑新供应商时的一部分 。
七、来源的成本与价值
某种产品的采购价格可能只占持有总成本的1/3 。 供应的连贯性是采购方的首要考虑, 而采购价格可能是相对不重要的事项 。 质量、服务和技术支持以及供应商的创新, 这些事项都构成持有的总成本 。 责任制和问题的解决、维护和运营成本, 以及折旧价值也是在确定总成本的时候必须考虑的因素 。
八、长期需求
通过寻找新的供应来源, 采购方尽力保护企业的供应链在已有的供应商未能按约定履行时不受损失 。 但是, 与已有供应商保持联系也有好处, 特别是在这些公司证明自己能够也愿意以优惠的价格长期提供满足质量、服务和交货的标准的时候 。 这样的供应商可以成为某些合作交易类型的良好候选人 。
九、长期关系
采购和供应管理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全球范围的供应基地来建立起竞争优势 。 这种关系的特征是采购方与供应商之间密切的合作行为, 通常是在长期合作中发展起来的 。 频繁变更供应商表明了对价格的注意而忽视了总成本 。 改变供应商会导致成本增高, 大部分采购专业人员都认为只有总成本的差异相当大时才值得改变供应商 。 供应商对采购企业了解得越多, 对关系的关注时间越长, 供应商就会越愿意为采购方做出节约成本的措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