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人事层面 , 虽然张勇是阿里巴巴花费重金从盛大公司挖过来的高端财经人才 , 高层对其十分的信任和重视 , 但是张勇仍然还是遭到一部分人的质疑 。
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 , 张勇属于外部引进的人才 , 并不是阿里巴巴原有的“18罗汉”创业集团 , 对于部分创业集团的元老来说 , 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新人 。
虽然张勇面临着重重困难 , 但是他一直以来就是一个韧性十足的人 , 从来不肯轻易认输 。
他非常清楚 , 他只有凭借自己的能力 , 成功地让淘宝度过难关 , 才能够打消部分元老的质疑 , 获得大家的认可 。
亲手打造双十一
张勇刚加入阿里巴巴集团不久 , 很快就被阿里巴巴高层任命成为了淘宝事业群的首席财务官(CFO) 。
前面说到过 , 此时的淘宝还迟迟无法盈利 , 每年都要烧掉大笔的资金用来维持和运营淘宝的正常运转 , 股东早就对此怨言颇多 。

文章插图
阿里巴巴高层对此也是头疼不已 , 心急如焚 , 他们希望引进张勇这个专业的金融人才来改变这一现状 。
此时的张勇 , 完全可以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 , 奉命于危难之间” , 任重而道远 。
临危受命的张勇 , 在那一段时间 , 已经习惯了披星戴月 , 他白天研究市场、营销客户 , 晚上思考战略 , 制定计划 。
在张勇接管淘宝商城仅仅4个月后 , 商城事业部就重新恢复了独立运营 。
张勇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加上长久以来的从业经验 , 历经两年多的时间 , 为淘宝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盈利变现模式 。
具体来说 , 张勇为淘宝设计的盈利模式 , 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
其一 , 淘宝直通车广告 。 对于这个 , 想必很多开过淘宝网店的人应该都知道 , 和百度的竞价排名差不多 , 也是按关键词售卖广告位 。
其二 , 淘宝会根据平台上商家的交易额提取一部分的交易费 , 也就是佣金 。 这个佣金的比例设置得并不高 , 一般都在商家的承受范围之内 。
其三 , 还有一些增值服务 , 比如买多少送多少这样的促销活动 , 以及限时抢购这样的推广活动都是需要淘宝的一些软件和服务做后台支撑的 , 淘宝也会从中收取一些费用 。
通过这一套完整的盈利变现模式 , 在2009年底的时候 , 张勇向外界宣布 , 淘宝已经正式实现了盈利 。
可以说 , 正是张勇设计的盈利变现模式 , 才挽救了淘宝 , 帮淘宝度过了长期以来亏损严重的难关 。
在着手对淘宝进行盈利变现模式设计的时候 , 张勇也在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 , 那就是如何将阿里巴巴的电商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
当时阿里巴巴虽然已经在国内电商市场中一骑绝尘 , 走上了电商霸主的位置 , 但是整个中国的电商市场并不算大 , 网络购物的风气也并不算很流行 。
如何将网络购物变成一种时代潮流 , 让中国的社会大众所接受和追捧 ,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
在经过多番思考后 , 张勇最终想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营销活动 。 这个营销活动 , 就是后来传遍全国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 。
2009年 , 也就是张勇接手淘宝的第二年 , 张勇和团队选择把国庆和圣诞节之间的11月11日 , 作为促销节点 , 想通过营销活动 , 让消费者记住淘宝商城 。
那一天 , 是“双十一”元年 , 也是10年中张勇唯一缺席的一年 。 他去北京出差 , 在电话中得知双11当天5200万的销售额时 , 张勇露出了他那标志性的微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