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跨境电商暗战,黑五成中国电商第三大节日】对于海淘客而言 , “黑色星期五”是一个熟悉的名词 , 这个介于感恩节和圣诞节之间的星期五 , 起源于美国 , 是西方最大的购物狂欢节 , 这一天 , 商家们会推出年度力度最大的打折促销活动 , 以刺激消费者购买 。
这一个节日 , 正在被一众的跨境电商们引入中国 , 已经成为目前继阿里双11、京东618之后的第三大电商购物节 。
这样的一个节日 , 大洋彼岸的美国交出了52.7亿美元的成绩单 , 而国内的跨境电商们则交出了更为亮眼的数字:洋码头黑五大促前10分钟交易额突破6000万元 , 为期10天的黑五GMV是2015年的6倍;网易考拉则用23分钟刷新了去年双11全天的销售额 , 并在凌晨1点突破了1.5亿销售额;而天猫国际则用九个半小时超过去年全天销售额 , 并诞生了国内首个单日跨境破亿商家;京东全球购订单量同比增长170%……
一次消费升级的盛宴 , 似乎正在新老电商们的“集体发力”下实现了单点爆破 , 但在各家奋力向前的整体态势下 , 似乎也正在酝酿着更大的危机 。
“黑五”大秀场
作为国内最早进入跨境电商行业的企业洋码头 , 亦是率先将“黑五”节日引入中国的企业 , 自2014年开始 , 除了为自身带来了巨大流量红利 , 也终于全面引发了跨境电商集体跟进的状态 。
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亚马逊、网易考拉、小红书、丰趣海淘、达令等几乎全部跨境电商均跟进了这一节日 , 在刚刚过去了双11之后 , 再度显示了“海淘领域”的热火朝天 。
尽管在今年黑五之前 , 商务部发出利好政策 , “为了稳妥推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模式过渡 , 经有关部门同意 , 进一步延长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有关监管要求给予一年过渡期至2017年年底” 。 但实际上 , 跨境电商黑五的热度相比去年已是大大降低 。 因为“4.8新政”以及竞争的渐趋激烈 , 今年许多的跨境电商已是仓促应战 , 明显意兴阑珊 。
相比于去年跨境电商全面“大干快上”的黑五盛宴 , 今年则只剩下亚马逊、洋码头、网易考拉海购发力这一节日 , 更多的跨境电商企业只是“应景状态” 。
而随着“黑五”盛宴的收官 , 各家的黑五战报已陆续出台 。
洋码头称 , 黑五大促开始前10分钟洋码头交易额就突破6000万 , 是2015年同期的6倍 。 洋码头黑五期间 , 客单价超700元 , 人均消费近3000元 , 增长超200% 。 为期十天的2016年洋码头黑五GMV是2015黑五的6倍 。
天猫国际的黑五榜单上则显示 , 最受欢迎品类如美妆、母婴等天猫平台的特色标品 , 最受欢迎的单品主要来自于和天猫有合作的日韩品牌 , 其中参与黑五活动的品牌超1万个 , 超3万款与海外同价的产品 。
京东全球购在黑五销售中 , 3C品类 , 手机和耳机品类依旧是销售主力 , 订单量是去年同期的2倍 。
网易考拉海购则自称取得全国多个主要跨境保税区销售额第一的成绩 , 声称用23分钟刷新了去年双11全天的销售额 , 并在凌晨1点突破了1.5亿销售额 。
而更多的跨境电商 , 似乎显得“静悄悄” , 如去年大晒成绩单的小红书 , 今年则显得格外安静 。
洋码头似乎力度未减 , 在2014年首次把“黑五”带到中国市场之后 , 今年更是提前投入数亿元启动黑五大促 , 为期十天的大促 , 每天在线可供选购的商品超过60万件 , 覆盖80多个国家 , 包含服饰、鞋子、包包等400多个品类 。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 相比去年 , 洋码头货源领域已由日韩美扩张到欧、澳、中东等全球最重要的国家群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