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黑五”并不能改变跨境电商的命运( 二 )


京东高级副总裁徐雷则对采访人员表示 , 京东的跨境电商增速很快 , 但对于大型综合电商来说 , 跨境电商只能切入标准化品类:“消费者会发现一些长尾的商品 , 比如说一些奢侈品 , 一些很有调性的不是标准品的品类 , 这个不是综合电商的优势 。 ”
但在曾碧波看来 , 这种做法并不完全符合跨境电商的调性:“以天猫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代表的是过去一个时代里的流通业的变革 , 这些电商平台的伟大之处在于通过电子商务去解决线上和线下流通的壁垒 , 但面对跨境更千变万化的品类 , 用户对海外商品已经从陌生到了解到熟悉 , 阿里和京东就很难适应这个需求 。 ”
在爆款领域 , 国内电商平台在海外知名品牌面前仍处于弱势地位 , 据业内人士介绍 , 海外爆品品牌商供货渠道不稳定 , 与国内平台直接签约合作可能性小 , 平台为保证爆品供货通常采用复合渠道 , 价格难以控制 , 毛利趋近于0 。 但即便如此 , 部分电商平台仍旧时常断货无货 。
在聚美优品高级副总裁刘惠璞看来 , 新的政策体系下跨境电商如果坚持做爆品很难生存:“国内品牌往往利用电商打造爆品的模式来解决产品库存 , 但如果跨境电商只做爆品 , 陷入价格战而不是做一些特色和长尾的商品 , 就很难生存 。 ”
数据显示 , 去年“黑五”在国内的消费趋势就展现出“反爆款”的模式 , 和此前母婴、保健品销售占比极高相比 , 去年轻奢品、服饰类占据了“黑五”国内销售的主流地位 。 这是因为母婴类商品是生活需求类商品的代表 , 需求相对稳定 , 跨境电商发展初期多以母婴类标品起家 , 通过“低价”“爆款”等活动打开市场 , 以致奶粉、纸尿裤等标品一度成为海外购物的代名词 。 在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后 , 以个人喜好或兴趣为导向的消费需求更易刺激消费者海外购物的购买欲望 。
另外 , 根据采访人员了解到的数字显示 , 天猫国际和京东全球购在两个平台上占据的体量仍相对较低 , 此次黑五两个平台也没有像双11和618一样倾力宣传 , 曾碧波认为 , “黑五对它们来说 , 还是鸡肋 。 ”
中型电商去“跨境化”
今年408新政出台后 , 引发了以聚美优品、蜜芽为代表的一批跨境电商平台的强烈反弹 , 在随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几次会议上 , 这些跨境电商平台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但在今年下半年 , 一些中型电商平台却在默默地洗去身上“跨境”的标签 。
今年1月 , 聚美影视成立 , 致力于影视生态上游投融资、IP孵化、内容制作、影片发行、票务运营等方向的全产业链布局 。 在聚美的年会上 , 陈欧则提出三年内打造“中国影响力最大的颜值经济公司”的概念 , 开启“时尚娱乐+电商”的聚美新模式 。
按照聚美影视负责人的说法 , 聚美影视是将票务销售与聚美直播、电商结合到一起 , 以一种全新的流量变现方式解决票房困境 。 通过明星网红直播影视活动吸引流量 , 在直播过程中直接导量到票务销售 , 实现电商变现 , 让影视、直播、电商成为有机整体 。
这和去年年初聚美的战略主线似乎不太一样 , 彼时聚美优品CEO陈欧曾对采访人员表示 , “极速海外购业务是公司重点扶持方向 , 发力势头很猛 , 公司在物流和税收上补贴10亿 , 也要称霸海外购市场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