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试水跨境电商,垂涎千亿市场( 二 )


国内运营商已经认识到依靠语音、流量收费盈利的时代已然逝去 , 今年8月 , 三大运营商便先后取消了长途漫游费 , 正式宣告向流量生态、智能化方向转型 , 跨境电子商务便是中国移动尝试的领域之一 。
实际上 , 电信运营商很早便开始了在电商领域的经营 , 但商品仅集中于话费、手机等与其业务相关的品类上 , 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此前搭建平台、建立业务流程 , 并逐渐开始扩充商品的SKU , 在电子商务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能力 。
“三大运营商已经拥有了非常庞大的用户基数 , 这一资源能够使电信运营商进行多个新业态的尝试 , 将来的趋势是 , 中国移动在电商等方面的业务会逐渐与其基础电信业务分离 , 乃至独立 , 独立后对企业的成本、盈利能力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 所以在此过程中 , 中国移动会利用自身大型央企的地位和掌握的商业资源 , 来为将来的发展做打算 。 ”付亮表示 。
千亿级市场值得垂涎
除却对未来发展的考虑 , 跨境电商市场红利或为中国移动试水这一业务的因素之一 。
根据易观智库在9月发布的《跨境进口电商的突围模式研究2016》显示 , 今年我国网络交易规模将达到5.2万亿元人民币 , 到2018年将增加到8.9万亿元人民币;而进口零售电商交易规模将从2016年的3900亿元人民币发展至2018年的1.2万亿元人民币 。 跨境电商在消费升级强烈需求的拉动下 , 有快速增长的动力与趋势 。
该研究报告认为 , 有购买行为的跨境电商消费者对跨境电商模式与产品多持认可态度 , 无论单个厂家态度如何 , 也不会影响其继续对跨境电商的消费;而还未进行跨境电商消费的潜在用户 , 一旦尝试后 , 会被跨境电商及其商品的特色因素所吸引 , 逐步转化成为实际用户 , 跨境电商的用户群会不断扩大 。 跨境电商在电商中的比例也会随之提高 。
市场前景看好 , 自然引来大批企业进驻 , 同时引起资本市场的关注 。 2011年 , 洋码头上线 , 并获得天使湾、赛富基金、长江国泓等机构投资 , 并与PayPal达成合作;2015年7月 , 波罗蜜上线 , 随机吸引了成为资本、百度、伟高达创投等机构投资;宝贝格子于2014年上线 , 获国信招商基金、佳信财富、麒麟财富、景润投资等机构的资金注入 , 2015年12月 , 成为首个挂牌新三板的跨境电商 。
付亮认为 , 中国移动此前在电商领域的经营范围与线下网点相比 , 从品类数量和质量上 , 没有突出亮点和差异性 , 这对自身所拥有的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 。 而瞄准跨境电商 , 也含有扩大市场占有量、增加盈利的目标 。
【中国移动试水跨境电商,垂涎千亿市场】试水跨境电商遭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 , 中国移动此番上线的跨境电商业务 , 其商品品类仅有4个 , 产地均源自日本 , 除却“和生活”PC与移动端外 , 也未见到任何相关广告推广 。
“移动做电商 , 肯定不会采取像阿里、京东的战略 , 做全品类、综合类电商 , 会主要从其中一个细分领域入手 , 然而如何能够把商品信息有效、精准地送达目标消费者 , 这是对中国移动的运营能力的极大考验 。 ”付亮认为 , 中国移动尝试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业务 , 其“身份问题”会成为最大的掣肘 。
独立电信分析师项立刚表示 , 中国移动是体制内的国有企业 , 在行政垄断的环境内成长至今 , 旗下的产品、业务均有体制内的属性和特点 , 但其面对的是个性化需求明显的互联网环境 , 需要有针对性的产品研发和运营能力 。
“跨境电商是电子商务的一个细分领域 , 但电商在前期一定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 为在市场博得一席之地 , 经过数年的亏损也属正常 。 ”项立刚认为 , 中国移动虽为上市公司 , 但股性不强 , 融资手段相对较弱 , 是否能够容忍一个长期亏损的业务存在 , 这让以中国移动为首的三大运营商在流量之上的新业务的前景打上了问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