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资金雄厚、管理体系完备的跨境电商平台冲击的代购者 , 失落之处不仅是频频被指为“售假” , 更多的 , 还是在价格和物流效率上难以获得竞争优势 , 当年那种“靠代购赚学费”的成就感可能不会再有了 。 代购的所谓运营模式 , 基本上就是“我发照片 , 你说要啥 , 然后我去店里买了寄给你” , 而对于手握各种供货商、品牌商的跨境平台来说 , 这些都是信手拈来的事 。
不过跨境平台恐怕也为代购者提供了一个“转型”的机会 。
代购3.0:职业买手是“新代购”的生财之道?
都知道国内有个“双11” , 近些年 , 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 , “黑五”也渐入国人的视野 , 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被卷入这个美国“剁手节” , 代购者们自然不能闲着 。 一部分敏感的代购者们发现了商机 , 同时平台也发现了商机 , 这样看来 , 好像可以愉快地一起玩了 , “职业买手”横空出世 。
以往 , 每到国外各种零售商搞活动时 , 代购者们就开始了各种通宵排队扫货 , 在“3.0时代” , 这种被称为普通买手 , 他们提前通过社交渠道 , 了解亲朋好友的消费需求 , 然后加入排队大军 。 不过 , 很多商品在促销当天会限购 , 普通买手往往都会因为限购而焦头烂额 。
但职业买手似乎就没有这种麻烦了 , 他们往往是一个专业团队在运作 , 平均规模是10-20人不等 。 这个团队在国内有专门的客服、推广等职能部门 , 在海外则有专门的采购和打包团队 。 几乎是提前一个月 , 这个团队就开始规划运作 , 收集分配情报、团队分工抢货、打包发货等 。
2015年的“黑五” , 曾有媒体报道 , 许多商家提前一周做预售时 , 职业买手的团队成员便分开去找各大商家订货 , 他们会和销售员打好关系 , 基本货源有限的品牌折扣商品都能提前1-2天知道款式和数量 , 甚至提前拿货 , 避开限购 。
这样的工作效率 , 恐怕只有“买手制”跨境电商平台才能实现 。
据一位职业买手透露 , 如果正常日子去商场扫货 , 光洋码头这样的平台 , 一个月的流水都在几百万人民币 , 而像“黑五”这样的大促期间 , 至少上千万 。 不过 , 对于职业买手而言 , 排队、扫货、直播、补货的过程 , 往往要在“黑五”这一周内无限循环 , 睡眠时间也仅限每日3小时 , 但大多认为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 有的团队单在“黑五”期间获得的利润 , 就足以养活团队半年 。
就这样 , 曾经一些有经验的散户 , 带着自己的天然优势 , 如外语能力、熟悉海外商家等 , 加盟了平台 , 有了自己的团队 , 成了职业买手 。 采访人员日前联系到一名“重操旧业”的职业买手W , 她表示曾经在韩国留学时 , 就经常代购一些化妆品 。 毕业回国工作了一段时间后 , 对工作不是很满意 , 去年开始成为了韩国线的职业买手 , 又做起了“老本行” 。
职业买手多了 , 自然也有竞争 。 很快 , 电商行业也开始从卖货 , 渐渐倾向内容生产 。 职业买手是否具备生产内容的能力?
代购4.0:“我美我直播”买手也能当网红?
直播 , 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 , 只不过近些年 , 电商玩家开始把目光落在了“大IP”的传播力上 。 于是 , 买手们似乎又获得了一次“转型”的契机 。
尽管走出国门已经不是一个难如登天的事 , 海外信息的获取更加不是什么瓶颈 , 但大多数消费者 , 对于海外购物的实际情况 , 仍然是既好奇又不乏担忧的心态 。 对于消费者来说 , 一方面外语有着天然的文化门槛 , 另一方面流通环节相对繁琐也会让人疑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