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电商巨大的身影下 , 藏着一个“草根”世界 , 这个圈子被称为“海外代购” 。 曾几何时 , 伴随着留学大潮兴起的代购大军 , 似乎一直生存在关税政策和邮政体系的“灰色地带” , 然而在那么一个时期 , 这个“产业”发展的又是那么迅猛 , 甚至严重影响到关税收入 。 跨境电商横空出世后 , “草根”们又经历了一场大考验 , 纷纷转型 , 追求“蝶变” 。
代购1.0:“散户时代”欢乐的留学生?
“五岁那年 , 父亲托公派出国的同事从日本买回一台柯尼卡相机 。 据说过海关时 , 要把拆开包装的东西小心地夹在宽大的风衣里 , 才能有机会侥幸带回来 。 ”留学生小李对采访人员如是说 。 目前 , 小李已留日多年 , 并在课余时间做代购贴补日常开销 。 据小李介绍 , 日本代购的热门产品主要是奶粉、纸尿裤、化妆品等 。
代购 , 就是生活在外国的人 , 去买外国的东西 , 卖给国内的人 。 近些年 , 伴随着留学的热潮 , 这个不算是行业的“行业”也悄然而生 , 而且动静越来越大 。 据小编收集的一组数据:全球代购的市场规模大概为150亿澳元(约750多亿人民币) , 而在澳大利亚本地从事代购的人数约为20万 , 其中中国代购占大多数 。
代购最普遍的形式 , 就是一个字:买 。 要随时买、连夜排队买、亲自买、发动朋友买、去商场买、去便利店买、去药妆店买 , 打折的要买、不打折也要买、热销的要买 , 限量的更要买、名牌要买、不是名牌也要买 , 买爆款、买小众、买日常、买轻奢……所以 , 基于这种形式 , 从事代购的主要人群就是时间相对比较自由的留学生 。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与教育优选联合发布的《2015年出国留学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 留学目的国排名前十的国家(美英德法澳加俄日西中)当中 , 有六个国家中国学生占比第一 ,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 。
生活在海外的留学生们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各种渠道 , 买到海外商品 , 寄给国内的买者 。 其主要“营销”方式 , 是基于亲友圈子的口碑宣传 。 随着民间的口口相传 , 一些在传统进口贸易环节中不常出现的品牌 , 开始渐渐为人所熟知 。 而市场 , 就是这样形成的 。
于是 , 越来越多的留学生 , 以及其他海外生活的人 , 开始加入到代购的大军中 。 其中有些人 , 在积累了一定量的“客户资源”后 , 支起了各种“网店”、“微店” , 乃至在各种社交圈广泛宣传自己的产品 。
代购2.0:跨境电商元年来了散户急了?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 , 各路电商玩家纷纷入局海购 , 零售电商大佬如天猫、京东、网易等 , 都将海购版块提升至重要战略地位 。 创业公司也纷纷加紧融资步伐 , 如蜜芽、洋码头等 , 就连后起之秀 , 如小红书都已相继走到C轮千万美元级融资阶段 。 海外电商 , 如日本乐天、亚马逊等逐步试水国内市场 , 上线海外购板块 , 利用国际化优势试图也来分一杯羹 。
随着政策对跨境电商的倾斜 , 大量资本也注入这个领域 。 平台纷纷推出的爆款特价、正品保证等服务 , 一定程度上 , 使得“散户”代购开始渐渐变成了 “假货”的代名词 。 一名不愿具名的留法学生告诉采访人员 , 他的淘宝店所经营的名牌包屡屡遭到投诉 , 他不得不随时整理提交各种自己在海外正规门店购买商品的证据 , 每天疲于向淘宝客服申诉 。
“前几年一直好好的 , 而且我这几年的生活费和部分学费 , 都是通过代购赚来的 。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 , 总是遭到投诉 , 可能是被什么人盯上了吧 。 ”这位学生这样说道 , 随后采访人员也联系了其他一些以留学生身份兼职代购的同学 , 大多数人都表示 , 不仅时常被指为“售假” , 通过邮政寄到国内的货 , 被海关扣罚或退回的几率也增加了 , 这几年越来越难做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