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成为G20“座上宾”,它凭什么?

G20领导人峰会的举办让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于杭州, 除了常规议程外, 今年首次进入G20已成的跨境电子商务成为一大亮点 。 在中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杭州)讨论这件事, 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 。 据了解, 每天有几十万票跨境电商的进出口正在杭州发生, 且已经可以实现24小时顺利通关 。

跨境电商成为G20“座上宾”,它凭什么?

文章插图

这里先说一下跨境电商, 传统贸易中, 信息不对称让贸易模式产生了很多中间环节, 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交易成本, 于是降低交易成本成为贸易这种形式自诞生以来的追求, 这种情况下, 跨境电商应用而生 。 其通过互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与全球物流, 消弭沟通成本和信息不对称, 让中间的环节得以逐渐简省, 直接实现跨境B2C、B2C甚至C2C, 从而降低贸易成本 。
公开数据显示, 在传统外贸增长有限的背景下, 跨境电商正日益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新引擎 。 2015年全年, 中国跨境电商(包括批发和零售)交易规模达4.8万亿元, 同比增长28%, 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9.5% 。
而随着网络普及率的上升、物流水平的进步与网络支付环境的改善, 全球网购人数不断增加, 跨境电商在近年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 在进入G20议程之前, 今年7月举办的B20(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就建议过G20建立eWT P(世界电子贸易平台), 一个由私营部门发起、各利益攸关方共同参与的世界电子贸易平台, 旨在促进公私对话, 推动建立相关规则, 为跨境电商发展营造切实有效的政策与商业环境 。
由此可见, 跨境电商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贸易途径 。 eWT P的提议, 与其说是替中小企业向外贸巨头喊话, 不如说是新兴的跨境电商贸易模式向传统贸易模式的喊话 。 其对电商巨头的好处也是毋庸置疑的, 只要能降低贸易成本, 降低加入贸易的门槛, 让更多人以更低的成本获取商品并增加消费者的选择, 就是一件好事 。
如今, 本届G20及B20将跨境电商纳入议程, 堪称“适逢其时”, 不论是政府角度的提法“跨境电商”, 还是市场角度的概念eWT P, 终极目的都是一样的, 各国要携手为跨境电商这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方式创设更好的制度与环境 。 借此机会, 跨境电商无疑会获得新一轮的助力 。
不过, 低成本贸易在未来是否可以实现包括中国能否有机会引领制定游戏规则?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 虽然以杭州为代表的中国跨境电商, 除了杭州, 还有12个综合试验区, 这种顶层的制度安排, 在本轮发展中, 是有机会引领并制定“游戏规则”的, 但商界瞬息万变, 尤其是这种全球范围内的跨境电商, 牵一发而动全身, 任何一个小变动都可能改变现有局面, 所以未来或许存在很多变数 。
【跨境电商成为G20“座上宾”,它凭什么?】本文"跨境电商成为G20“座上宾”,它凭什么?"为卖家资讯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转载于:卖家资讯http://www.maijia.com/news/article/17834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