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买到不合格产品如何维权?( 二 )


除了奶粉 , 她和很多新手爸妈 , 还海淘很多国内没有的母婴产品 , 比如保健品、婴儿药品以及护肤品 。
【海淘买到不合格产品如何维权?】随着国内进口B2C跨境电商的逐步兴起 , 肖倩们也开始通过送货更快捷的一些平台来购买产品 , 但各种假货传闻不能让她完全放心 。 她到处托人打听 , 只有内部有朋友担保的平台才敢使用 。
尽管如此 , 在碰到质量问题时 , 在所有接受本报采访人员采访的新手父母中 , 仅有一位妈妈曾经动过想要投诉的念头 。 她对本报采访人员吐槽 , 从某大的电商平台上购买的某品牌婴儿纸尿布 , 和自己从日本人肉带回的版本尺寸不一 , 还容易撕裂 , 疑似不合格 。 由于平时都是家里老人帮忙 , 用了差不多一半才发现 。 反映给客服 , 也没什么用 。 最后因为太忙 , 不了了之 。
超过三位国际贸易业内人士对本报采访人员介绍 , 进口假货在中国是一个系统性问题 。
在传统的B2B进口过程中 , 有一些品牌的总代理 , 比如配方奶粉代理商 , 有可能会在分发商品的过程中 , 在真奶粉中混入品质较低 , 但也能食用的假奶粉 , 卖给经销商 。
“中国制造的能力太"强"了 , 真是防不胜防 。 ”其中一位了解内情的人士说 , “如果产品不是品牌商直供 , 而是通过各层级代理 , 很容易出问题 。 ”
事实上 , 在被逼上海淘之路的中国消费者中 , 一个非常显著且最庞大的人群 , 就是对母婴类假货“零容忍”的中产新手父母 。
而消费者有需求的、所关注的这种高度标准化 , 极容易通过海外整装进口 , 进入跨境电商保税仓 , 再以行邮出海关的母婴类商品 , 正是此前“阳光化”电商普遍占比较高的品类 。
海关相关人士曾对本报采访人员说 , 这类消费者需求高、标准化程度高的民生类产品(母婴产品、保健品、化妆品) , 正是最初试点跨境电商鼓励的方向 。
采访人员此前曾报道 , 食品、药品、保健品、奶粉、化妆品这几个品类 , 是国内消费者需求量大、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容易以集货模式进入国内保税仓的商品 , 也是国内“阳光化”B2C跨境电商库存最大的品类 。 而非标准类的个性化产品 , 比如皮包、衣服、鞋等 , 正规商家则更倾向于从海外仓直邮发货 。
最初设计这套制度的基本想法是 , 这些消费者通过进口跨境电商购买的产品 , 都默认为个人在海外购买的消费品 。 但与海淘或代购不同的是 , 通过平台购买 , 大部分商品可以享受“七天内无理由退换货” , 或是通过投诉来部分解决售后问题 。
一位电商人士向本报采访人员提供了一组海关相关数据 , 2015年 , 跨境进口保税总体规模176亿元 。 据不完全统计 , 去年海淘规模3000亿元 , 出境游购物1.5万亿元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王皓白通过海关数据估算 , 包括灰色海淘在内 , 全行业的B2C进口为1万亿元人民币;考虑到政策转变因素 , 未来五年将增至12000亿元人民币 。
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 , 该如何规范并保护消费者 , 以免发生群体性食品安全等高危事件 , 是目前决策层需要纳入考虑的重要问题 。
他山之石
伴随跨境电商席卷全球 , 消费者如何在新时代下维权 , 也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
在传统一般贸易情况下 , 如果产品出了问题 , 消费者可以直接找到经销商;如果整批货物出了问题 , 品牌还会启用召回 。 但在线跨境平台 , 则复杂得多 。
“如果我在跨境电商上买到了不合格/假货 , 政府监管部门、电商平台、海外供应商该如何划分责任?消费者该找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