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 , 海淘这种通过网上店铺购买海外商品的购物方式 , 备受年轻人追捧 。 但据了解 , 无法退换货、售后保修承诺难兑现、商品质量难保等问题 , 都随着海淘消费量的快速增长而更多地浮出水面 。
近日 , 速途网络研究院出炉2016年一季度海淘市场报告 。 报告指出 , 中国海淘一族更注重商品质量 , 价格其次 , 因此刚刚满月的税收新政并未阻挡海淘大潮 。
虽然海淘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 , 但从调查来看 , 海淘用户大部分每季度都会购买1-2次 , 一季度内金额不超过1000元 , 可见消费者仍然较为理智 。

文章插图
海购一族首要考虑质量
这份报告提出 , 在2016年网购人群中 , 43%有过跨境网购 。 海淘用户大部分每季度都会购买1-2次 , 在一季度内消费金额不超过1000元 。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预测 , 2018年中国的海淘人数将达到3560万 , 海淘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 , 将约占中国电商整体规模的1/6 。
与此同时 , 跨境零售电商们迎来春天 , 目前市场属于百花争鸣 。 国外巨头有亚马逊、乐天大型电商开通中国业务 , 也有国内新兴企业网易考拉、蜜芽宝贝、洋码头、贝贝、宝贝格子等后秀崛起 。 同样在传统电商行业中 , 以跨境电商作为自己的附属频道也很卖座 。
速途网络研究院负责人对采访人员表示 , 海淘一族不少认为境外的商品质量更好 , 这些消费者主要是化妆品和保健品族;同时由于地域局限性 , 也有不少消费者认为境外商品的种类多而且选择空间大 。
跨境电商进口新政可能暂缓
正是因为价格并非中国消费者海淘的首要考虑因素 , 速途研究院认为 , 即便是税收新政 , 也阻挡不了海淘的大潮 。
据了解 , 4月8日跨境电商进口新政实施 , 在取消了跨境电商保税进口“免税优惠”的同时 , 还对跨境电商进口商品的范围 , 以正面清单的方式作出限制 。 同时 , 针对保税进口的监管 , 也恢复到接近一般贸易的水平 。
这一度引来跨境电商一片哀嚎 , 不过 , 这份报告指出 , 税制新政之后 , 相对于进口商品的其他流通渠道 , 海购平台的价格优势依然明显 , 虽然会对部分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产生影响 , 但海淘电商整体价格竞争力并没有改变 。
同时 , 此次新税政策无疑减少了部分企业想方设法拆单利用免税额避税 , 以降低售价来争夺市场的不良现象 。
值得一提的是 , 近期市场也有传闻:经过多部委对新政效果的调研 , 跨境电商政策或将进入缓冲期 , 通关单新政和针对部分首次进口商品的许可制度可能会暂停实施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在网易刚刚举办的财报电话会议上 , 面对各路分析师的提问 , CEO丁磊也透露 , 4月8号到5月10号这段时间的政策调整 , 的确对一些小的、新型跨境电商企业带来巨大 , 负面的影响 , 网易也调整了一些策略 。
【海淘商品质量遭遇考核期】但从最近发布的一些政策来看 , 政府又把政策调整回到4月8号之前 , 过渡期是一年 , “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未来的政策 , 也相信贸易的全球化对网易跨境电商业务是利好 , 也是未来的方向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