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12日的世界电商大会“中外电商高峰对话”上 , 来自沙特、俄罗斯、乌干达、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电商代表与电商服务商、从业者作了关于跨境电商机遇和痛点的对话 。
这些痛点中 , 既有国别和文化造成的差别 , 也有发展极端的差别 。

文章插图
一、缺乏良好的本地化运营
Yandex(俄罗斯最大搜索引擎公司)的David Tsai:翻译的质量很重要 。 我们做过一个AB测试 , 一个本地化非常好的优质的产品销售页面 , 跟一个没有经过翻译的页面 , 它的转化率差别高达10倍 。 我们发现很多中国卖家 , 他们怎么样做翻译呢?首先他们做欧美的市场 , 用中文通过机器翻译成英文 , 然后到了俄罗斯市场 , 再用机器翻译好的英文再翻译成俄语 。 这样翻译的结果其实是完全没有办法被俄罗斯人看懂的 。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好的商品翻译页面和一个不好的翻译页面有这么大差距 。
Lazada(新加坡知名B2C网站)招商总监Susan女士:同样东南亚也存在很多不同的宗教、语言方面的问题 。 比如在印尼 , 穆斯林占到非常大的比例 。 当地的人会比较在服装方面比较保守 , 要有一些他们宗教特色 。
Hi2Shop(乌干达B2C网站)联合创始人刘明贺:在非洲开展进口电商业务 , 首先面临的是语音和宗教问题 。 有英属殖民地 , 葡属殖民地 , 还有法属殖民地 , 北非是属于阿拉伯国家 , 讲阿拉伯语 。 语言比较丰富 。 相应地来说 , 宗教信仰方面也是痛点 。
二、支付手段麻烦且费率高
刘明贺:在非洲没有很好的在线支付的手段 , 在东非有很多国家开展了Mobile Money这样的业务 , 但是不是在线的 , 而是针对没有银行的区域 , 运营商来主导开发了一个通过手机短信来支付的业务 。 所以说支付在当地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困难 。 现在我们所有的支付基本上都是靠货到付款这样的方式 。
智炎发展总裁陆文:跨境支付现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跨境贸易的发展 。 比如说国内和海外的结算 , 经常性有可能要通过新加坡、香港去周转结算 , 没有办法直接转到国内 。 国内从海外采购 , 结算有时候也会很麻烦 。 跨境的银行结算 , 成本非常之高 。 现在很多人在用的Paypal , 它的抽点甚至在有些地方是5% 。 这种高收费可能超过企业的利润 , 阻碍了商贸流通的发展 。
三、专业性人才稀缺
陆文认为人才稀缺也是一个痛点 , 对此他是这么做的:跨境平台上所有的专家团队都是原本的外贸公司的执行团队;把跨境平台作为学校的实践基地 , 让外贸员带着学生一起做 , 偏向多语种专业的学生 。
四、海外不同法律政策引起的问题
陆文:每一个地区的法律都是不一样的 。 我前段时间接触了杭州的一家电动车企业 , 在和欧盟打反倾销和知识产权关系的官司中成功了 。 中国现在实际上在全球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 , 我们也希望在国际贸易里面有公平的法律的制度 。
五、诚信和品质意识不完善
智炎众益合董事长肖永刚:咱们想做外贸 , 一定得诚信 , 一定还要注意品质 。 大家作为制造企业 , 不能败坏中国工厂的名誉 , 让外国人骂你 , 而且同时也会对那个B2B有一定影响 。
上周我们面试了一个人 , 他上家公司是个外贸公司 , 一共只有5个人 , 3个外贸员 , 一个老板一个采购 。 卖的化工用品 。 给外贸员的提点很高 , 可以提到5个点 。 化工用品 , 如果正常的企业能给千分之几个点 , 也不会给到5% 。
我说那你提点这么高 , 我问这个人 , 为什么不干了?他说他不敢干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