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委联合下发的跨境电商新税制给了跨境电商一次正名机会 。 不过 , 新税制也直接砍掉了跨境电商一直享受的政策红利 。 从中长期看 , 在为跨境电商提供了规范的清关途径情况下跨境电商行业向好 , 但在短期内 , 新税制将加速行业洗牌 , 一大批企业将被淘汰 , 行业格局由此生变 。
“红利贩子”消亡
财政部、海关总署、国税总局三部委日前联合发布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新税制像一枚深水炸弹搅动了整个跨境电商行业 。 其中 , 最先受到冲击的将是那些靠政策红利谋利的“红利贩子” 。
“那些仅靠纸尿裤、奶粉等爆品运营的跨境电商或将随着新政的实施退出历史舞台” , 在一位跨境电商业内人士看来 , 依靠政策红利谋生的跨境电商已经失去生存的土壤 。
根据新政细则 , 跨境商品进口税率将有升有降 , 其中食品、保健品、母婴、日用品类进口成本将大幅提高 , 从过去的基本免征到现在要缴纳购物总价11.9%的跨境税 。 而在跨境电商领域 , 行业净利润率几乎没有超过10%的 。 这意味着 , 依靠母婴等单品类打天下的跨境电商将受到直接冲击 。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 由于此前以行邮税形式通关的进口商品与一般贸易差距过大 , 这也为跨境电商提供了巨大盈利空间 , “此前海淘热确实推动了一大批创业项目瞄准了跨境领域 , 但也有一批项目完全是看中了之间的一点政策红利” 。 波罗蜜全球购CEO张振栋在谈及新政影响时坦言 , 在跨境电商中 , 存在一种一直在利用政策倾斜做短期生意的 , “对于这种赚政策空间利润的公司而言 , 新政一定是当头一棒” 。
免税备货受冲击
政策红利消失让简单粗暴的“爆品模式”失去了用武之地 , 瞄准长尾商品成为跨境电商升级的一个方向 。 在业内看来 , 借助政策催化 , 跨境电商行业的洗牌已经到来 , 尤其是完全依赖保税仓备货形式的跨境电商在此轮洗牌期中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
跨境商品单价上浮、经营品类受限 , 新政执行后跨境电商成交量或将受到一定冲击 , 行业马太效应加剧 , 在业内分析看来 , 小电商或将加速被淘汰 , 部分先期投入的平台将受到较大影响 。 据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了解 , 此前大量的垂直类电商采用保税备货模式加入到海淘热中 , 这些平台具有打价格战、商品品类单一等共同特点 。
丰趣海淘CEO任晓煜表示 , 从经营成本角度考虑 , 跨境电商行业将迎来阵痛 , 行业也会因此洗牌 , 但对于拥有完善跨境供应链体系 , 真正回归到提升跨境流通效能的这个电商本质上的企业来讲 , 新政将是利好消息 。
查看新政细则可以发现 , 国家相关部门并非完全为了贸易公平而打击跨境电商 , 相反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 , 还为部分商品开了绿灯 。 新政显示 , 消费额大于100元的化妆品 , 以及消费额大于250元的电器、服饰、手表、自行车等商品 , 新的税收比例实际有所减少 。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 , “国家并不希望母婴用品这些常见的一般消费品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口 , 一般贸易才是正常渠道 , 跨境电商需要解决的是更高端的消费需求” 。 此外 ,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 , 交易从低价向高客单价商品过渡 , 跨境贸易O2O业务和对应商家的分销业务都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
“那些依靠政策红利谋生的跨境电商如果不转型 , 将面临商业模式的崩溃” , 在张振栋看来 , 新政除了给跨境电商这种商业模式正名外 , 也为跨境电商提供了依法纳税清关的途径 , 这对跨境电商而言将是一种利好 。 不过 , 也有业内人士坦言 , 新政出台留给企业调整的时间太短 , 很多细节来不及处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