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生活,人们常常面对着各种心理、精神上的压力:白天职场上的小摩擦、工作上的失败、家庭的小矛盾、亲友间的小争执……各种各样的事情让你的情绪陷入“小感冒”,当夜幕来临时,本希望道过晚安后就能一夜无梦,安眠到天亮面对第二天的生活,然而各种思绪反复在脑海中循坏播放,明明只想好好睡一觉,却发现辗转一夜无眠到天亮 。
曾经有过失眠的人应该都十分清楚失眠的痛苦,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或者是一整晚都在半梦半醒的状态当中游离 。失眠之后的一整天都会觉得十分的疲惫,可是到了晚上依旧是失眠睡不着 。因为偶尔的情绪“感冒”问题而失眠,有的人十分在意马上查找各种入眠偏方,有的人赶紧网购助眠补品,有的人则在被失眠困住越想睡越失眠……

文章插图
当你因为情绪问题,而遭遇失眠时,你是否真的懂正确的处理方法呢?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国家认证心理治疗师曾慧梅提出,失眠要先睡“心”后睡眼,现代社会中很多失眠的发生都与心理情绪有关,想睡好觉就要正确认识睡眠与失眠的关系 。
失眠最常见的三个错误认识
“睡不着”是很多现代人都会遭遇到的困扰,在失眠时人们经常会有下面这些错误的认识 。
误区1:一定要睡够8小时?不一定!
有的人认为每晚就是要睡够8个小时,给自己调好闹钟计算睡眠时间,或者用智能手环统计数据,没睡够8小时就觉得不踏实,把睡眠过分数量化了 。
曾慧梅表示,执着于睡够8小时,是对睡眠有着不切实际的期望 。每个人的睡眠时间,都是不太一样的,有些人可能是长睡眠者,有些人是短睡眠者,并非说8小时就是适用于所有人的标准 。睡多久才合适,这个主要是看看你睡睡醒以后的整个的精神状况,如果睡醒比较精神的,那么没睡够8小时也是可以的,睡眠质量比睡眠时间更重要 。
误区2:失眠就是身体出了问题、恐惧失眠
睡不着就是身体出了问题吗?很多人对于失眠有着错误的归因,以为“我的失眠完全是由生理失调造成的”,觉得偶尔睡不着了,就一定是身体出了问题,然后就各种检查或者乱服用保健品 。有的人几个月没睡好,白天越补眠越睡不好,即便睡着了,睡眠质量也可能很差 。
曾慧梅表示,不要放大失眠后果,失眠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偶尔的失眠不代表就是身体出了问题,不要把失眠和身体健康划上等于号 。不要在乎一个晚上的不良睡眠而小题大做,要允许自己有失眠的时候 。

文章插图
误区3:放大失眠的后果
有的人睡上不着了,就害怕明天没精神、工作不顺利,心里越在意越睡不着 。过度放大失眠带来的影响,这样反而更睡不着了 。曾慧梅表示,不应该对睡眠有过度的期望,也不要放大失眠的后果反而更容易睡不着 。应该对睡眠保持现实的期望,不要因为日间的“损失”而责怪睡眠 。
想睡好觉,日常卧床别超9个小时
有的人总是喜欢没事就躺在床上玩手机、电脑,这就是很不好的习惯 。曾慧梅给39健康网介绍道,失眠和卧室关系很密切,正常的睡眠中卧室是指向睡眠的,不良的睡眠习惯可能会导致条件性失眠 。
在卧室发生暂时性的失眠——>失眠次数增多——>失眠的慢性化,失眠被强化——>失眠总是发生在卧室——>恶性循环,变成想在卧室睡觉就容易发生失眠 。这时,在这个人的心理意识中,卧室成了条件性失眠的发生条件了,反而和睡眠没了关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