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出口电商一方霸主?这些内幕你得懂

在五年前, 若谈起出口电商市场, 大家潜意识想到的必然是欧洲、美国和澳洲 。 但放眼现在, 可供选择的市场之多却是过去不可想象的 。
俄罗斯和东南亚是近几年率先跑起来的出口电商市场, 紧跟而上的是非洲、南美、南亚、中东……新市场的机会不断吸引资本、商品和人才涌入 。
电商群雄逐鹿的戏码在新兴市场战线中继续重演 。 参与者可能是海外本土的企业, 也有不少中国创业者, 大家都奔着成为一方霸主的心去攻占一块“处女地” 。
有的市场已经不“新”了
然而, 留给出口电商的新市场窗口期是有限的, 一旦慢下来肥肉随时会被巨头抢走 。 最明显的则是俄罗斯和东南亚市场 。
占领俄罗斯最大份额市场的则为大家熟知的阿里 。 俄罗斯电子商务企业协会数据指出, 在 2015 年, 阿里旗下出口电商平台速卖通已成为俄罗斯流量最高的电商平台, 每月独立访问者数量达到 2380 万人 。 第二名的俄罗斯本土电商Ozon.ru的月访问量只有 920 万人, 为速卖通的一半不到 。
现在, 速卖通已经占据俄罗斯App Store免费应用排行榜第五名, 购物类应用排行榜第一名, 与之相比较, Facebook、Google、Uber等互联网应用在App Store免费应用排行榜均排在 20 名之外, Ozon.ru和eBay则甚至排到一百名之外 。
当然, 虽说速卖通在C端消费市场早已占有非常大的份额, 但也不乏中国创业企业尝试利用新模式去挑战这个俄罗斯“一哥” 。 同时在 2015 年成立的Mobuy和BGlamor均打着移动电商的旗号进军俄罗斯市场, 然而不到一年两创业项目都终止了 。 导致在俄创业失败的因素有很多, 但率先占领市场的速卖通的挤压必然是重要原因 。
而跟随俄罗斯市场脚步在出口电商圈火起来的东南亚市场中, 目前占据市场份额最高的两者则为Lazada和Shopee 。
其中, Lazada在去年 4 月被阿里用 10 亿美金收购, 该平台在 2015 年的GMV已高达 13 亿美金 。 而Shopee在 2015 年上线后一年内GMV就做到 18 亿美金, 并在 2017 年 3 月份公布, 年化GMV已达到 25 亿美元, 下载用户超过 3000 万 。 该平台的母公司为东南亚市值最大的初创公司Garena, 该公司曾获得腾讯投资 。 明显, 东南亚市场已被中国两互联网巨头占据着, 初创企业要进入做平台并不是易事 。

想当出口电商一方霸主?这些内幕你得懂

文章插图

实际上, 遭到挑战的不只是平台创业者, 那些想蹭一把新兴市场热度的中小卖家在这两个市场的扩展空间也因平台们引入“正规军”而遭到挤压 。
在去年年初, 速卖通正式从C2C转型为B2C, 这则意味着平台入驻的门槛会变得越来越高 。 东南亚方面, 在阿里的推动下, Lazada开始引入天猫的品牌卖家, 这些已有完善供应链和雄厚资金的“正规军”涌入, 留给新卖家的机会则越来越少 。
俄罗斯和东南亚俨然已成了新市场拓展的边界线, 在边界线内“圈地”则意味着要跟巨头们正面竞争, 也许会熬出一片新天地, 但也很可能碰到“头破血流”, 所以要争当一方霸主, 选择非洲、南美、南亚等待爆发的市场或许才是明智之举 。
“中美是电商第 1 世界;欧洲是第1. 5 世界, 俄罗斯、东南亚属于电商第 2 世界 。 非洲等市场属于第三世界 。 第 1 世界格局已定, 第 2 世界巨头鏖战之际, 只有第 3 世界还有机会 。 ”对于全球电商, 非洲电商Kilimall创始人杨涛如此概况道 。
拓展第 3 世界也有烦恼
但是, 虽说电商“第 3 世界”机会更多, 可坎也不少, 其中跨境物流和支付则成了中国商品进入新兴市场最大的两个鸿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