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好高骛远怎么办?这个心态是怎样形成的?

一个案例小松(化名) , 男 , 今年28岁 。 大学毕业后 , 小松换过很多工作 , 但没有一份工作能坚持到1年 , 最短的一次只做了两个月就辞职了 。 问其原因 , 他总说那些工作工资低、晋升难、没前景 。 在他看来 , 自己应该干一番大事业才行 。
去年初 , 小松看到一个小学同学家里口罩生意做得好 , 也想抓住这个商机 。 他和亲戚借了些钱创业 。 开始的时候 , 小松激情满满 , 四处跑工厂、联系客户 。 然而 , 由于他没经验没人脉 , 很快就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 没多久就把钱赔光了 。
为此 , 父母责备小松不安分、眼高手低 , 希望他重找一份本专业的工作 。 但小松仍然觉得专业工作基本工资太低 ,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 , 因此日渐消沉 。
【大学生好高骛远怎么办?这个心态是怎样形成的?】不难看出 , 小松存在着典型的好高骛远的心态 。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并不少见 。 那么这种心理现象是如何出现的呢?这通常要追溯到个人早期的成长经历 。
一个孩子 , 在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后 , 被父母赞赏和肯定 , 孩子就会认可自己的能力 , 并且愿意通过努力获得相应的结果 。 即 , 目标匹配于能力 。
反之 , 如果孩子完成了力所能及的事情 , 家长却对此不屑一顾、甚至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时 , 孩子不管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 , 都会想要追求一个高标准的目标 , 以期获得家长的认可 。 当目标定位远高于实际能力 , 时间一长 , 就很容易形成眼高手低、急功近利的心态 。

大学生好高骛远怎么办?这个心态是怎样形成的?

文章插图

回顾小松的成长历程 , 父母对他确实少有认可 , 却要求多多 。 小松说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9岁时他和表哥一起画轮船 。 表哥比他大1岁 , 学过两年绘画 。 他没学过 , 却比表哥画得船更威武 。 但是爸爸无视他画得更好的事实 , 说同样的时间 , 表哥画了三条船 , 他只画出两条 , 还说表哥得过一个画画的奖状 , 他却没有 。 这让年幼的小松感到非常地委屈和不公平 。
在与小松进行了几次谈话之后 , 小松也逐渐认识到自己现在的心态确实很浮躁、不踏实 。 他表示会努力调整自己 , 并且开始投简历 , 想找一份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 小松也说 , 这次不会再轻易离职了 , 一定要做满三年再考虑换工作的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