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移动转型却迟迟无法迎来突破的情况下, 阿里盯上了已积累大量移动互联网应用相关数据的友盟 。
时间往前推移三年, 彼时蒋凡从谷歌中国出来, 带着一个简单的创业idea, 在老上司李开复的背书下进入创新工场创办移动开发者服务平台“友盟” 。
但由于受限于商业场景, “友盟”的发展遇到了天花板, 就在此时, 阿里找上门提出以8000万美元收购友盟, 左右权衡之下, 基于阿里商业场景和发展前景的考虑, 蒋凡爽快答应 。
年纪轻轻实现财务自由, 蒋凡大可以过着劈柴喂马、遛狗侃大山等风花雪月的日子, 但意外的是, 他选择与公司一起打包进入阿里, 理由是“自己技术出身, 又是做数据的, 应该在阿里的舞台上施展一下, 做点对中国商业有价值的事情 。 ”
其实, 有一段时间, 自身业务上一骑绝尘的阿里, 在投资界的“名声”并不是很好 。 坊间一度传闻, 但凡有点理想的公司, 都不想被阿里投资, 因为命运只有一个——被收购, 甚至有人说, 被阿里收购后大多数没有“好下场”, 举出的实例是天天动听被阿里音乐用商业模式这架巨大的机器搅碎, 以及如今沉寂的虾米 。
而作为被收购者, 命运大多也是离开, 因为“外来者”融入新环境并不容易 。 回想起当时的处境, 后来蒋凡坦承自己内心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能在阿里待多久, 只是想着边走边看 。
以创业者的心态当高管

文章插图
【天猫超市创始人简介 天猫是谁创立的】惊喜总是在不经意间破土而出, 无论此前如何枯败 。
谁也没有想到, 蒋凡这边走边看, 一晃至今就是6个年头, 不仅没有像大多数被收购者一样黯然离场, 反而平步青云 。
从阿里最新人事任命来看, 挂帅淘宝和天猫总裁的蒋凡, 无疑是名副其实的“少帅” 。
自古以来, 业绩都是一众高管站稳脚跟的最大筹码, 不过, 除了有亮眼的业绩在手, 蒋凡还多了一些“阿里味” 。 “为人纯粹”, 张勇这样评价蒋凡 。
其实蒋凡没有走取花名等通用流程, 也没有参加《百年阿里》《百年湖畔》等课程培训, 而是一进去就直接展开具体工作 。
这一切得益于逍遥子张勇的“慧眼识才” 。 起初, 蒋凡计划着待一段时间就走人, 有一天, 张勇找他喝茶谈心, 用一段掏心窝子的话留下蒋凡 。
当时张勇问他, “想不想咱们一起折腾点事情, 以后你可以讲故事给孙子听 。 想不想一起, 在阿里这个舞台上来表演一下, 留下一点记忆?”
正是这两个提问, 激起了蒋凡内心深处想要干一番大事的冲劲, 最后打消离开的念头 。
蒋凡在阿里的成名战, 也是张勇提议的 。 2013年10月, 在集团组织部大会上, 张勇提出“all in无线”的战略, 扛大旗的就是蒋凡 。
冲锋上阵的蒋凡, 最终也不负众望, 在他领队作战下, 手机淘宝应运而生, 据阿里201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 手机淘宝成交额占比超50%, 移动端月活跃用户人数更是增加到2.89亿人, 此后手淘逐步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移动电商平台 。
在2017年12月27日蒋凡坐上淘宝总裁位置时, 时任阿里CEO的张勇在任命书中说, “蒋凡加入阿里的几年, 始终保持创业者的冲劲, 有敏锐的消费者洞察和产品洞察, 在整个淘系无线化升级过程中起到了核心驱动作用 。 推动了淘宝走向数据驱动, 实现千人千面 。 ”
组织架构调整事关企业未来, 重要岗位上由谁来操刀和把旗子很重要 。 如今在执掌淘宝和天猫的蒋凡, 在阿里的地位不言而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