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公开赛男单亚军
2006年汤姆斯杯男子团体冠军成员
2006年韩国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6印度尼西亚公开赛亚军
2006年世锦赛男单亚军
2006年中国公开赛亚军
2006年担任多哈亚运会中国代表团旗手 。
2007年马来西亚公开赛亚军
2007年韩国公开赛第三名
2007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第三名
2007印度尼西亚公开赛亚军
2007中国大师赛八强
2007年菲律宾公开赛16强
2007年世界锦标赛第三名
2007年好运北京羽毛球奥运测试赛亚军
2007年丹麦羽毛球公开赛亚军
2007年法国羽毛球公开赛亚军
2007年羽毛球四国邀请赛冠军成员
2007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冠军
2008年马来西亚公开赛四分之一决赛
2008年韩国超级公开赛八强
2008年汤姆斯杯男子团体冠军成员
2008年北京奥运会瑞士羽毛球男单八强
毛球超级赛男单半决赛的“林鲍大战”过程不出所料的精彩, 结局不出所料的重复, 笑到最后的总是林丹, 一次次受伤的总是小鲍 。 把所有大型比赛都算上, 林丹鲍春来历史交锋共23次, 结果林丹赢了17场, 只输了6场 。 对于林丹和鲍春来这样的超一流选手来说, 这种压倒性的战绩是极不正常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鲍春来始终打不破“逢林难胜”的怪圈呢?
胜负手之一:林丹突击快速 小鲍四平八稳
任何运动都是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 尽管轻重缓急的变化是羽毛球比赛不可或缺的环节, 但瞬间提速的攻击往往还是最致命的 。 李永波指导早就说过, 林丹的快速启动的能力世界上最好, 不但爆发力强, 而且协调性也无懈可击 。 而任何人跟鲍春来一板一眼的打消耗战都不会占到便宜, 因为小鲍技术全球身高臂长, 控制能力是最强的 。 但问题是林丹从来不与鲍春来按常规出牌, 超级丹突然那一拍突击是小鲍最忌惮的 。
林丹在比赛中步伐移动非常迅捷, 擅长用闪击战掀起连续得分的高潮, 而鲍春来则是在灵活性和突然性欠缺太多, 对付林丹电光石火的攻势会显得动作僵硬 。 平时比赛里鲍春来就站在球场中心点附近, 靠着腿长、臂长、身长的优势, 在那里与对手周旋, 难得动上一两步, 这样的“软磨硬泡”对付同属控制型选手的陶菲克屡试不爽, 但要是与林丹使用, 那将会因为跟不上节奏而陷入紊乱 。
胜负手之二:林丹侵略性强 小鲍球风偏软
林丹是世界上进攻侵略性最强的羽球运动员在圈内得到了共识, 中国队教练钟波指导直言林丹的扣球手感好, 有特殊禀赋;印尼天才陶菲克声称最惧怕林丹的连续衔接能力;而女单前世界冠军龚睿那说林丹的杀球隐蔽性欺骗性无与伦比 。 在2007年林丹开始逐渐注意节奏变化, 打法日益全面, 抢网的平抽平打更是把“闪电挥拍”诠释的淋漓尽致, 简而言之林丹可以在球场任何位置发起进攻, 总能打出看上去不可能打出的球 。
鲍春来在2007年也同样开始向着全面型运动员发展, 只不过林丹是“狠”转“稳”, 小鲍是“稳”转“狠” 。 鲍春来进攻能力的加强是有目共睹的, 根据统计从2007年丹麦超级赛开始, 鲍春来平均每场的主动下压和突击次数甚至要高过以进攻闻名的超级丹 。 在去年底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决赛力克李宗伟一役, 鲍春来更是把雷霆万钧的攻势推到了顶峰 。 然而困扰小鲍的是他的体力不足以支撑其全场比赛压迫进攻, 常常在打得对手落花流水后, 自己身体率先透支出现杀球下网, 网前小球下网, 发球不到位的情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