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负手之三:林丹战术多变 小鲍节奏单调
奥运冠军陶菲克分别赞誉过林丹和鲍春来, 其中给林丹的评价是, “他是世界上最强的球员”;给鲍春来的评价是:“他是世界上技术最好的球员 。 ”那么有人要问了, 林丹技术不是最好的, 为什么却最强?鲍春来技术最好, 为什么不是最强?陶菲克没有回答这个疑问, 不过但凡了解羽毛球运动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比赛天平的倾斜不仅仅依仗基本功的比拼, 那些基本功最扎实的球员不一定能在场面上攫取主动 。
超级丹启动能力强, 步伐移动好, 后场杀球犀利, 网前缠斗也不差, 他在比赛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应变, 故而常常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尽管林丹技术并不是最细腻的, 但也无关宏旨 。 而小鲍总想与对手比拼技术的华丽程度, 在率先求变方面缺乏心得, 特别是在脚步移动、闪电突击等环节存在瑕疵, 这也就直接导致鲍春来比赛中节奏都差不多, 除非他出现体力不支, 节奏不得不放缓……
胜负手之四:林丹气势如虹 小鲍内敛压抑
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的道理在羽毛球对抗中尤其重要, 虽然是隔网相对, 但互相的气势还是可以通过来回的缠斗彼此感知出来 。 林丹刚出道时, 实际上在许多技术细节上并不完美, 当时教练员看重的就是他的比赛气质, 总能够在比赛里越挫越勇, 不肯服输 。 这种出类拔萃的杀气在在关键球和连续得分的时候体现的最突出, 据最近几站超级赛统计, 林丹是世界排名TOP20的选手里关键球胜率最高的球员, 同时也是连续得分能力最强的球员 。
而鲍春来在比赛中很容易受赛场氛围或者对手的干扰, 无法将真实的能力全部发挥, 重压之下想法太多, 反倒显得犹豫迟疑 。 就拿与林丹的中国德比来说, 鲍春来经常会发挥失常, 就是因为越想摆脱逢林难胜的魔咒, 这个怪圈就套的他越紧 。 作为一个天生的控制型运动员, 关键时刻小鲍也不大敢于搏杀, 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后, 鲍春来很难先发制人, 这也就必然导致陷入被动 。 瑞士羽毛球超级赛男单半决赛的“林鲍大战”过程不出所料的精彩, 结局不出所料的重复, 笑到最后的总是林丹, 一次次受伤的总是小鲍 。 把所有大型比赛都算上, 林丹鲍春来历史交锋共23次, 结果林丹赢了17场, 只输了6场 。 对于林丹和鲍春来这样的超一流选手来说, 这种压倒性的战绩是极不正常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鲍春来始终打不破“逢林难胜”的怪圈呢?
胜负手之一:林丹突击快速 小鲍四平八稳
任何运动都是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 尽管轻重缓急的变化是羽毛球比赛不可或缺的环节, 但瞬间提速的攻击往往还是最致命的 。 李永波指导早就说过, 林丹的快速启动的能力世界上最好, 不但爆发力强, 而且协调性也无懈可击 。 而任何人跟鲍春来一板一眼的打消耗战都不会占到便宜, 因为小鲍技术全球身高臂长, 控制能力是最强的 。 但问题是林丹从来不与鲍春来按常规出牌, 超级丹突然那一拍突击是小鲍最忌惮的 。
林丹在比赛中步伐移动非常迅捷, 擅长用闪击战掀起连续得分的高潮, 而鲍春来则是在灵活性和突然性欠缺太多, 对付林丹电光石火的攻势会显得动作僵硬 。 平时比赛里鲍春来就站在球场中心点附近, 靠着腿长、臂长、身长的优势, 在那里与对手周旋, 难得动上一两步, 这样的“软磨硬泡”对付同属控制型选手的陶菲克屡试不爽, 但要是与林丹使用, 那将会因为跟不上节奏而陷入紊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