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露看准女性市场推出的水果烧酒系列 , 以较低的浓度与多种水果风味而大受女性族群的喜爱 , 也意外开拓海外市场 。 不同于传统烧酒的浓烈口感 , 水果烧酒度数较低 , 且甜蜜好入口 , 就连海外消费者的喜好度也正逐渐提高──在所有烧酒出口量中 , 水果烧酒所占比重也从 2016 年的 2.7% , 逐渐上升到 2019 年的 17.6% 。
「无形文化遗产」:各地的特色烧酒
烧酒无疑是韩国的「国民酒」 ,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 烧酒也有其「地域性」──每一地区皆有代表当地的烧酒品牌 , 起因是 1970 年代 , 韩国政府为了避免市场恶性竞争所造成的质量或是削价问题 , 而颁令「一道一社」政策──每个以道为主的行政区 , 都只能有一个主要的烧酒酒厂 , 进而产生「自道酒」的特有文化 。

文章插图
例如首尔一带的「真露」、江原道的「初饮初乐」、忠清道的「真烧酒」、釜山的「C1」与济州道的「汉拏山」等等 , 均是利用当地的原料与水源 , 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风味 。 此举让居民对当地自产烧酒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 , 对自家酒的支持度也往往比其他品牌更高 。
更甚者 , 这些烧酒品牌成为了文化资产──像是产自安东的「安东烧酒」 , 由于高丽王朝传留下的传统蒸馏稻谷酿造工艺 , 而被指定为庆尚北道的无形文化遗产 。 古时坊间也利用安东烧酒治疗病痛 , 当作腹痛时饮用以缓和疼痛 , 或是毒虫咬伤时涂抹伤处的生活秘方 , 是构成地方文化重要的一部份 。
韩国人在回忆过去的时候常说:「当我还喝着OO度烧酒的时候??」──可见不同时期的烧酒浓度和口味变化 , 都反映了时代;而细看每一瓶烧酒的生产与改良 , 都可窥见韩国历史与文化的缩影 。 下次来到韩国 , 看到不同浓度的烧酒上市 , 不妨可以藉此线索 , 观察一下此地的社会与文化变迁 。

文章插图
「饮酒」对韩国人而言是复杂的:悲伤时烧酒一杯下肚疗愈心情 , 开心时酒又变成 "happy water ";公司应酬少不了的饮酒文化令人痛苦 , 但自己单独的一瓶啤酒又是舒压良方──若非生活在韩国 , 绝对想不到「酒」竟然能有那么大的魔力 , 但「酒该怎么喝或是何时喝」在韩国可是一门学问 。
朝鲜时代流传:「医食同源」、「眼色文化」
韩国边吃饭边喝酒的文化 , 是从朝鲜后期流传下来的传统 , 当时著名文人沈鲁崇深信:「饭时烧酒之饮 , 大有功效」 , 认为饮酒远胜服药 , 故而每次用餐皆会饮酒 。 而朝鲜时代的英祖也在医官建议之下用餐饮酒 , 当时认为若有厌食的症状 , 饮酒可以舒缓肠胃不适 , 是所谓「若有酒量 , 则饭酒实合开胃矣」 。
随着餐饮文化流传 , 许多韩国人深信「餐酒药效」之说 , 认为适度的饮酒能促进血液循环 , 所以像是韩国人吃生鱼片时 , 一定会点一瓶烧酒 , 认为酒可以中和海鲜的寒凉 , 也有人开玩笑地说能顺便杀菌 。
同样传承下来的还有饮酒的礼仪 。 长幼尊卑分明的韩国 , 饮酒的礼仪也是十分重要 , 所有的韩国人都在从小耳濡目染之下 , 自然地展现在酒席之中 , 而彼此的亲疏与地位也在其中一览无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