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为什么不普及 , 今天就来跟大家说明一下关于国内无痛分娩难以推广的原因 。无痛分娩是减轻孕妇生产痛苦的一项好办法 , 那么 , 在生产的过程中 , 无痛分娩在国内什么时候能够推广呢?下面请看详细介绍
无痛分娩为什么不普及主要原因在于麻醉师的缺乏 , 以及传统观念对于麻药的副作用的担忧这两点导致的无痛分娩无法推行 。
医学上一直在尝试通过物理或药物的方法为产妇减轻疼痛 , 比如水中分娩、导乐、针灸、按摩等 , “效果最好的还是药物方法 , 特别是椎管内阻滞镇痛 , 通过腰麻或硬膜外给药镇痛 。”北京某私立妇儿医院麻醉科主任南兴东介绍 , 这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普遍、安全性较高、镇痛效果最确切的无痛分娩方法 。
无痛分娩在医学上称作“分娩镇痛” , 其实就是在宫口开到两指左右介入 , 在腰椎棘突间隙进行穿刺 , 医生判断到达硬膜外腔后置入一根非常细的软管 , 通过软管连接止痛泵持续给药 , 作用于脊髓和神经根 。在药物作用下 , 通过抑制子宫收缩产生的疼痛信号向大脑传导 , 减少分娩疼痛和恐惧 。
直到8月5日早上6点多 , 王芳宫口终于开到三指 , 也幸运地等来了麻醉师打无痛分娩 ,
“有点像打吊针 , 针打在后背脊柱上 , 麻药顺着背后那根管子 , 一点点地打进去 。”上完麻药没几分钟 , 她就不痛了 。
“使用无痛分娩 , 减轻开宫口时的产痛 , 在时间最长的第一产程令产妇得到休息 , 等到宫口全开时 , 得以攒足力气完成分娩 , 同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耗氧量 , 避免子宫胎盘血流减少 , 对胎儿也有利 。”南兴东说 。

文章插图
麻醉医生人员缺乏
吕玉人向采访人员回忆 , 在她退休的2012年以前 , 该院无痛分娩率基本可以达到80%以上 , 而现在却“几乎没有了 , 因为麻醉科人不够” 。
吕玉人坦言 , 从能力上来讲 , 北京三甲医院都可以开展无痛分娩 , 但现实中许多却并不开展 , “不是没有能力开 , 是没有人力 。”
即使是当时普及率较高的时候 , “医生也不会主动提出打无痛分娩针 , 因为麻醉科很忙 , 而且医疗操作都有风险 , 通常由产妇主动选择 。”吕玉人说 , 一般是产妇提出要求 , 妇产科联系麻醉科 , 麻醉科再派人过来评估是否要做 。
【无痛分娩在中国普及难的原因 无痛分娩为什么不普及?】去年从北京某三甲医院离职的妇产科医生告诉采访人员 , 该医院虽然有无痛分娩 , 但普及率仅有10% 。她在分娩时提出做无痛 , 也因麻醉医生都有正在进行手术的病人要持续管理而未果 , “要看当时手术室的安排 , 如果足够幸运 , 有麻醉师可以安排才能做 。”
麻醉医生人员的不足 , 是造成无痛分娩普及率低的最直观原因 。段涛分析 , 从临床数量看 , 麻醉科医生数量无法匹配需要做无痛分娩的产妇数量 。在综合性医院 , 麻醉科医生主要配置给全院各科室的手术 , 不会专门配置给妇产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