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午 , 贝壳找房一季度财报出炉 。
继2020年实现全年盈利57.2亿后 , 今年一季度 , 贝壳实现营收207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190.7%;净利润10.59亿元 , 调整后净利润为15.02亿元 。
就在这天上午 , 贝壳找房创始人、董事长左晖的讣告从其司官微发出 。 这天早晨 , 他的病情突然恶化最终离世 , 享年50岁 。

文章插图
“中介头子”的3800亿贝壳
美东时间 , 5月21日4时 , 贝壳找房收盘后的总市值是590.3亿美元 , 即人民币3798亿元 。 或因当天创始人左晖去世 , 股价以46.55美元低开 , 盘中曾低至45.44美元 , 最终仍是一路回升 , 以49.94美元收盘 。

文章插图
股市仍在开 , 贝壳仍在转 , 而一度自称“北京城最大的中介头子”的掌舵人左晖 , 已经永远离开 。
从2001年11月创办链家 , 再到今天约3800亿的市值 , 左晖用了整整20年 。
从2020年8月赴美上市 , 成为中国居住服务平台第一股 , 贝壳找房是中国地产界里各大居住平台的强大对手 。
偌大的地产江湖 , 这几年众多渠道平台频频登场 , 一众竞争对手虎视眈眈 。
左晖离世卸任后 , 他舍身打拼下的地产江山——3800亿的贝壳找房究竟何去何从?
资深北漂成为“中介之王”
时间回溯2001年 , 中国房地产崛起的关键时期 , 左晖以一个资深“北漂人”的身份 , 在屡屡找房中看见商机 。
左晖1971年1月出生于陕西渭南 , 在军区大院长大 。 好多年前 , 仍是少年的左晖在陕西一所学校的电脑教室里第一次见到Apple II , 当他在键盘上敲下一串程序 , 黑白的屏幕上跳出了数字“7” , 这让他兴奋了好久 , 多年以后仍向媒体提及 。
而在他49岁那年 , 将创办的贝壳找房成功赴美上市敲钟的当晚 , 在高管一片欢呼声中 , 左晖平静如常 , “坦率讲 , 我自己一直没找到IPO特别兴奋的感觉 , 我感觉我是被气氛烘托起来的” 。 他在致辞环节中着重感谢投资人 , 说话断断续续 , 语气中稍带哽咽 , 最后表示“我们小小地庆祝一下 , 好吧?”
左晖1988年考上北京化工学院(现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及应用专业 , 1992年毕业后留京 。 毕业头三年 , 他曾从事客服和销售 , 于25岁那年拿出5万元与大学好友创业做财产保险代理 , 1998年在获得高于当年投入100倍收益后撤出保险代理市场 。
在此前一年(1997年) , 左晖的父母出国 , 他独自留京继续闯荡 。
多年以后 , 左晖在链家成为北京第一中介后 , 多次对媒体讲述他创立链家的初衷:在北京生活12年 , 搬了10次家 , 被中介骗了很多次 , 吃过不少租房的苦 。 卖保险赚到第一桶金500万元后想买房住 , 却发现国内购房市场不规范 。
2000年8月 , 左晖成立北京链家房地产展览展示中心 , 首次试水市场反馈不错 。 一年后 , 2001年11月12日 , 链家的第一家门店甜水园店开业 , 第一笔交易是为邻居找到一个房源 , 业务额1280元 。
初创那些年 , 链家先后自定规则:透明交易、签三方约、不吃差价;从2008年起打造“楼盘字典”做真房源 , 对外承诺“一旦链家出现假房源 , 假一赔百” , 终于2011年正式推出真房源改革 , 从此亦开始野蛮式扩张 。
2005年链家站稳脚跟后 , 左晖曾赴专程赴香港拜访中原施永青 。
“左晖非常好学 , 但那次来并非来学习我们的模式 , 他只是看看我们是怎么做的 , 做得不够的地方 , 他还可以去补充 , 他是从我们身上找行业的痛点” 。 在链家与中原争夺地产中介第一把交椅的2013年 , 施永青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诚 , “左晖是一个好教练 , 他用自己的方式培养出一批平均分都在70分的经纪人 。 而中原可能只有20%的经纪人能够拿到90分 , 其余的则可能只有30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