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食品公司怎么样?发展现状如何?

随着零食产业消费不断升级,产品和渠道都在加速变革,一批老牌零食企业也开始遇到了麻烦 。
3月20日,蓝鲸财经采访人员通过梳理福建两大零食上市公司蜡笔小新和亲亲食品近年来业绩发现,两大传统零食上市公司近年来业绩不容乐观,零食主业都正在遭遇困境,而做的一些转型也难言乐观 。

亲亲食品公司怎么样?发展现状如何?

文章插图

亲亲食品集团(开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亲亲食品”)最新发布的2020年财报称,收入实现增长,但净利润大幅下滑 。
同在福建晋江的蜡笔小新休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蜡笔小新”)也在近日发布公告称,持续亏损,亏损净额收窄 。
两个企业可谓同命相连 。 主要生产均在福建晋江,主营零食产品,同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 从业绩看,亲亲食品收入持续下滑,净利润下滑严重 。 蜡笔小新收入不足高峰时30%,净利润连续6年亏损 。
目前,两个企业也在谋求转型,亲亲食品布局高端产品,投资汉口二厂和永璞咖啡 。 蜡笔小新“卖地”加码海味零食,和数字化营销 。 但从现在的情况看,表现尚难言乐观 。
在业内人士看来,两家是最早一批布局零食品类的企业,并完成上市,本应具有先发优势和资本优势,但这两家企业未能将品牌注入新的IP内涵,老IP内涵对新生代消费群缺乏磁吸力,是业绩逐步下滑的深层原因 。 从目前看,两个企业已经淡出主流零食领域 。
已无故事可讲,蜡笔小新和亲亲食品业绩不断下探
亲亲食品的财报显示,2020年,营收为7.93亿元,同比增长14.8% 。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持续调整产品结构及销售策略,着重于新产品开发以丰富产品种类以及电商业务的持续增长 。
其中,果冻产品收入为4.21亿元,同比上升2.4%,占总收入的53.1%;膨化食品销售收入为2.18亿元,同比上升18.9%,占总收入的27.5%;调味产品收入为7472.4万元,糖果及其他产品收入为7914.4万元,分别同比上升7.2%、198% 。
除此之外,亲亲食品表示,随着在线购买渗透率不断上升,2020年加强了互联网营销及产品推广活动的力度,电商业务收入上升5.8倍,占总收入的7.7% 。
但电商业务是“赔本赚吆喝” 。 2020年,亲亲食品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产品由于较大力度的产品促销活动和渠道费用支出,净售价较低,导致电商业务年内亏损,并抵销了由于整体销量上升带动的毛利及利润增长 。
财报显示,亲亲食品去年净利润为1766万元,同比下滑78.2% 。 毛利率为31.7%,比2019年的35.4%,下滑了3.7个百分点 。
纵观近几年的发展,亲亲食品收入和净利润虽然有反复,但整体为持续下滑的态势,收入已经从2013年12.8亿元,下滑到不足8亿元,降幅达37.5% 。 净利润从8000多万元下滑至不足2000万元,跌幅近80% 。
相比而言,另一个难兄难弟蜡笔小新业绩更加低迷,预计2020年仍将亏损,但收窄70% 。 蜡笔小新2019年亏损1.7亿元,以此计算,2020年蜡笔小新亏损仍达5100万元左右 。 这已是其连续6年亏损 。 其收入也一直下滑,从最高的18.34亿元下滑至2019年的4.67亿元,只剩当年的25% 。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2000年-2010年是亲亲食品、蜡笔小新等福建食品板块最辉煌几年,但由于企业老板的经营理念的问题,导致模式落后,2010年这些企业开始没落 。
就具体原因,营销专家路胜贞认为,依赖了早期的IP形象,得益于中国第一波休闲食品红利,亲亲食品和蜡笔小新迅速崛起 。 随着消费升级,早期品牌IP效应消褪,但未能向品牌注入新IP内涵,品牌力减弱 。 更重要的是,两个企业的核心消费者淡出了核心消费圈,90和00后崛起,导致这两品牌业绩逐步下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