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环境紧张的背景下,在线机构们在流量上更是超前动作,早早开启花钱如流水的低价课投放 。 除了微信、头条这些老流量,快手,抖音同样成了运营人眼中的“香饽饽“ 。 当快手、抖音和教育相遇,想要成功,你得先避开这些坑!
一、上来就卖低价短课
相信大家都注意到,如今在快手、抖音等APP上浏览教育类账号的在售课程,很容易发现无论账号粉丝多少,大部分在售的都是1元至9元的低价课程 。

文章插图
即使同一账号下有更高价的课程在售,高价课程的销售量也远不及低价课 。 对入场新人来说,看到此情此景或许就会把“卖低价课“总结为成功经验加以引用 。
但只卖低价短课,能卖多少,对于教育机构而言显然是短视的 。
诚然,借由流量的放大作用和一次录播的超低成本,较低的课程单价同样可以带来不菲的收益 。 可对教育产品来说,“短平快”有时候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
在快手或抖音平台上,较低的课程单价往往意味着超短的课程时长 。 碎片化的学习明显不能满足教育“慢”的特性,课程产品的体系优势无从体现,更不可能增强用户与课程产品的粘度进而刺激不断产生复购行为 。
二、用个人号做机构生意
捆绑销售、多科联报、刺激扩科是传统机构在签单时增加课耗的常规思路 。 但这样的思路在快手、抖音的运营上却表现不佳 。 以快手上较火的两个教育类账号“阿柴哥数学课堂”和“数学物理宫老师“为例: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阿柴哥数学课堂”的“初中数学【零基础班】”价格9元,销售量达到13.4万,但其账号下在售的“中考物理【促成班】”售价9元,销售量4144;“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零基础班”售价9元,销售量6624;“初中英语【零基础班】”售价9元,销售量1058 。

文章插图
“数学物理宫老师”的“9元学会【初中数学】全部知识点”、“9元学会【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销售量都在3万以上,但其它10元以上课程销量只有几百 。

文章插图
销售量的巨大差别,虽然与视频拍摄的质量、内容的趣味性有关,但更多的是短视频账号的“强社交”属性带来的局限 。
通过每天观看“活生生”或搞笑或沙雕的老师,观看者和视频中反复出现的老师建立了一定程度的“熟人”社交连接,对账号下的这个“人”产生信任感进而愿意购买这个“人”讲的课程 。 但一个老师不可能全科通吃,既能讲好数学又能讲透语文还能教好英语物理和化学,这显然无法说服下单的家长 。
并且账号早期为了积累粉丝,提高搜索效率,优先选择的就是以自己的优势学科作为账户名称关键词,比如“阿柴哥数学课堂”,这就在观看者心中“先入为主”种下了“你只教这个科目”的第一印象 。 首因效应很难被改变 。 即使老师确实成为这个学科在观看者心中的KOL,但在其它科目上的带货作用却非常局限 。
双重效应叠加之下,想在一个比较成熟的老师个人账号下售卖其它学科的内容,效果必然不佳 。
三、一人讲课一人卖
有人在5月20日至6月3日(共15天)内记录了快手平台上5个教育个人号百元级课程的销售情况,包括销售数量、销售方式、销售情景 。 其中“品诚教英语”卖出530件,“SAM带你学美语”卖出350件,“大白外教英语”卖出88件,“鲸鱼说英语”卖出87件,“老黄讲英语”卖出0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