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短视频侵权行为最新消息 打击短视频侵权力度如何

近年来 , 随着短视频行业快速发展 , 短视频版权问题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 近日 , 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版权论坛“短视频版权保护与创新”分论坛上 , 来自版权管理部门、企业、行业协会以及著作权人代表等 , 共同探讨短视频版权保护面临的难题和应对之策 。
前不久 , 西安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依法没收短视频运营者李某违法所得1.4万余元 , 并罚款1.6万元 。 原因是李某为吸粉引流 , 牟取非法利益 , 未经权利人许可 , 对视听作品《三国》进行简单删减切条 , 制作了280余段《三国》短视频 , 并在其运营的短视频平台账号中进行大量传播 , 侵犯了权利人版权权益 , 短视频侵权问题再次浮出水面 。

打击短视频侵权行为最新消息 打击短视频侵权力度如何

文章插图

快手、字节跳动等短视频平台版权方面工作人员表示 , 大量侵权内容的存在影响平台持续发展 , 但是如何通过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更完善的监管体系 , 解决短视频侵权问题 , 是他们目前面临的难题 。
侵权与合理使用
短视频丰富了网民线上生活 , 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等联合统计数据 , 2020年国内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亿 , 占网民总数的88.3% , 月度人均使用时长达42.6小时 , 相比2018年增加近一倍 。 短视频用户黏度持续提升 , 并日益成为人们信息分享和获取的重要渠道 。
庞大的用户群体催生了短视频内容营销行业兴起 , 很多短视频账号通过复制或简单加工他人作品 , 吸引用户注意力 , 达到引流变现目的 。 据了解 , 当前短视频侵权问题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的切条、搬运和合集 , 另一种是二次创作 。 前者属于侵权行为 , 后者视情况可能归属到合理使用 。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丛立先认为 , 从生产方式看 , 短视频版权遵循谁原创就是谁的 。 “网上有很多混剪类短视频 , 这类短视频主要是影视剧介绍 , 大体拿别人原样内容来创作 , 即便解说词有很大的创新 , 但同样属于侵权行为 。 ”
还有一些娱乐类短视频 , 如鬼畜类 , 是一种新鲜的改编形式 , 要视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造成侵权 。 有些评论类短视频 , 为了说明自己的问题 , 在作品中适当引用别人已发表的作品 , 属于合理使用 , 不构成侵权 。 “如《一个馒头引起的血案》 , 虽然用了电影《无极》中大量的镜头和内容 , 基本都来自原创的镜头和内容 , 但它说明的是另一个问题 , 基本上可以构成合理使用 。 ”丛立先说 。
好界定难根除
短视频具有用户规模大、传播速度快、信息海量、碎片化等特点 , 因此 , 在版权保护中存在困难 。 此前 , 70余家影视视频公司和行业协会发表联合声明 , 呼吁公众账号运营者和短视频平台要尊重原创、保护版权 。 “爱奇艺、优酷和腾讯视频三大视频平台也联合数百名艺人发布联署倡议书 , 呼吁对短视频平台推进版权内容合规管理 。 但从现实情况看 , 短视频侵权问题仍屡见不鲜 。
根据新修订的《著作权法》 , 短视频属于视听作品大类 。 北京字节跳动维权法务总监叶晓表示 , 没有做过版权登记的短视频作品 , 在认定时采用的方式是谁第一个公开发表该内容 , 谁是权利人 。
腾讯权益保护监测总监刘政操认为 , 当前对短视频侵权内容监测存在难度 。 监测对象是实时变化的海量内容 , 有些视频进行了各种形态的创作以及“鬼畜”演绎 , 很难进行准确识别 。 另外在技术上 , 一些定向算法和地域屏蔽问题尚未解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