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从投资的角度出发 。 最简单的就是所有的钱放在银行活动存款或者将放在家中枕头底下 , 几乎不带来任何收益 , 活期存款的收益率只有0.35% , 十一年 。 本金基本无风险 , 活动性极强 , 随时可用随时取 。
稍微了解多一些 , 用手机把银行活期存款存入货币基金 , 尤其是余额宝等 , 本金基本无风险 , 只有大额资金稍微受到影响 , 如此收益率提升了好几倍 , 最近至少可以达到2% , 而且 , 最最最关键的是 , 这个过程不费心不费力 , 需要的只是你对货币基金的简单理解而已 , 试想很多不会使用手机的老年人 , 你是不是通过自己的浅薄的认知多收获了一点点收益?我个人认为这就是知识 。
如果多接触一些 , 完全可以牺牲几个月或者一年的流动性 , 买成中短期的银行理财产品 , 承担一点波动购买部分短债基金等 , 如此你的收益率可以达到3-4% , 无非就是几个月的时候不用的钱而已 , 困难嘛?一点儿都不难 , 无非也不过是点点几下手机的屏幕而已 。
如果认知更深入一点 , 牺牲更多的流动性 , 对风险和波动认知更深刻一点 , 承受的账面的亏损等 , 你就可以选择购买指数基金产品 , 尤其是宽基指数基金沪深300 , 从“沪深300成分股平均盈利能力>所有上市企业盈利能力>名义GDP增长速度>类现金产品”等理论出发 , 配置优质股权资产 , 长期来看波动不过是一点儿小毛病而已 。
更有甚至 , 不满足长期沪深300年化收益率10% , 更多的是自己选择配置优质个股 , 获得更高的收益率 , 当然这需要更多的知识和阅历 。 毕竟 , 能力越大 , 收获越多 。
四
三种不同的消费观 , 短期大家都是一样的 , 但是长期来看 , 可以观察身边那些经济条件好的人 , 看看他们是如何处理消费和劳动收入 , 人与人最大的差别往往不是智商 , 而是你的知识 。 知识哪里来呢?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 从智者的过往出发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多看书多思考 , 日拱一卒 , 相信知识的复利 , 未来必定比当下舒服得多 。 这是过来人的经验 , 也是过来人的教训 , 这是我的理解 。
生活中 , 我所见到的往往是那些不安现状但是又不想、不知道如何做的人 , 就像玻璃门前的蜜蜂一样 , 前途一片光明 , 但是不知道路在何方 。

文章插图
回首过往 , 绝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是这样的:人生大多数都是眼前的苟且 , 看得到的远方真的太远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