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了 , 雨停了 , 高温紧跟着来了 , 炎炎夏日 , 高温作业安全须引起重视 , 注意防范各类中暑性疾病 , 是我们安全度夏的必修课 。
一、什么是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
二、高温作业的健康危害
(一)健康影响
循环系统:高温作业时 , 心血管系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 可导致血压发生变化 。 高血压患者随着高温作业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
消化系统:可引起食欲减退 , 消化不良 , 胃肠道疾病的患病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
泌尿系统:由于大量水分经汗腺排出 , 如不及时补充 , 可出现肾功能不全 , 蛋白尿等 。
神经系统:可出现中枢神经抑制 , 注意力、工作能力降低 , 易发生工伤事故 。

文章插图
(二)中暑性疾病
【什么是高温作业?高温作业对人体的什么会产生危害?】中暑先兆: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工作一定时间后 , 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低于38.0 ℃ , 可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 , 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
热痉挛: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 , 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痉挛 , 伴有收缩痛 , 多见于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 , 尤以腓肠肌为著 , 呈对称性;体温一般正常 。
热衰竭: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 , 出现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 如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 , 体温常升高但不超过40℃ , 可伴有眩晕、晕厥 , 部分患者早期仅出现体温升高 。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 , 出现以体温明显增高及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 , 表现为皮肤干热 , 无汗 , 体温高达40℃及以上 , 谵妄、昏迷等;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三、高温中暑的应急处置
对中暑患者及时进行对症处理 , 一般可很快恢复 , 如使患者迅速脱离高温环境 , 转移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平卧休息 , 给予含盐清凉饮料等 。

文章插图
四、必要时及时就医 。
出现重症病例时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 。

文章插图
五、预防措施
优先采用有利于控制高温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 从源头上降低或者消除高温危害 。
向劳动者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 并督促和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 。

文章插图
设置休息室(良好通风或者配有空调等防暑降温设施) , 合理调整高温天气作息时间 , 为劳动者提供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 。

文章插图
组织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 , 排除职业禁忌证:未控制的高血压、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未控制的糖尿病、全身瘢痕面积≥20%以上、癫痫 。 开展职业卫生培训 , 普及高温防护、中暑急救等职业卫生知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