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的管控模式是指企业集团公司总部对下属企业实施的管理控制及资源的协调分配的方式,一般来说 , 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控模式 , 按照总部不同的集权与分权程度可以划分为“操作管控型”、“战略管控型”和“财务管控型”三种管控模式 。
集团公司是一种以母子公司关系为基础的垂直型组织体制 , 是为了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公司 。 集团公司的整体权益主要是通过明确的产权关系和集团内部的契约关系来维系 , 核心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 。 集团公司在市场经济地位竞争中具有一定垄断和规模优势 , 一般都经营着规模庞大的资产 , 管辖着众多的生产经营单位 , 并且在许多其他企业中拥有自己的权益 。

文章插图
集团公司的管控模式是指企业集团公司总部对下属企业实施的管理控制及资源的协调分配的方式 , 其具体体现在通过确定公司的治理结构、划分总部及下属公司的角色定位和职能、选择公司的组织框架、确定集团的重要资源分配方式及建立流程和绩效管理体系等来影响下属企业的战略、营销、财务、经营运作等方面的内容 。 当企业发展到集团规模的时候 , 需要集团总部对下属子公司进行有效的管控 , 其本质是界定集团公司与子公司间的权限 。 管控关系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集团公司内部的稳定 , 建立合适的管控模式是当前集团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首要前提 。
一般来说 , 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控模式 , 按照总部不同的集权与分权程度可以划分为“操作管控型”、“战略管控型”和“财务管控型”三种管控模式 。
01
操作管控型
操作管控型又称运营管控型 。 首先 , 采用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公司 , 其总部作为经营决策的中心和生产指标管理的中心 , 目标是对企业整体资源的集中控制和管理 , 追求企业经营活动的统一和最优化 , 直接管理集团的生产经营活动 。 为了保证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 , 集团的各种职能管理非常到位 , 总部从战略的规划、制定到实施几乎什么都管 。 其主要特征表现在频繁地对下属单位同类管理领域的部门协调和集中化处理 , 例如在财务、营销、研发、市场等方面 。
其次 , 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公司中 , 为了保证集团总部能够正确做出有效的决策并能应付解决各种问题 , 总部对职能人员的人数要求较多 , 职能部门的规模会很庞大 。 如1984年以前的GE公司就是采用了这种管控模式 , 导致总部职能人员多达2000多人 。 再如IBM公司 , 为了保证其全球“随需应变式”战略的实施 , 各子公司事业部都由集体总部进行集权化管理 , 所有计划都由集团总部来制定、下属单位则只负责保障计划的有效实施 。
可见 , 操作管控型是集权化程度最高的模式 。 它不仅要求企业遵从集团统一发展战略 , 还从资金、采购、销售、生产等多个环节参与企业的运营管控 。 这种模式下 , 几乎所有事务的最终决策权均收在集团 , 下属企业仅是集团决策的被动执行者 。
02
战略管控型
战略管控型主要取决于集团公司的战略发展 。 首先 , 采用这种控制模式的集团公司 , 其总部作为战略决策和投资决策的中心 , 目标是追求集团企业总体战略控制和协同效应的培育 , 通过战略规划和业务计划体系进行管理 。 集体总部除了在资产上对下属单位进行控制外 , 还负责集团整体的财务、资产运营和集团整体的战略规划 , 例如对下属单位的战略发展规划、企业资产运用、全面预算划拨、企业绩效管理和统一技术开发等 。 各下属单位同时也要制定自己的业务战略规划 , 并提出达到规划目标所需要投入的资源预算 。 总部负责审批下属企业的计划并给予适当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 再交给下属企业来执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