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走出太空舱都是执行任务,他有严格的工作标准 。 总体上说,必须小心仔细,慎之又慎航天员们从周一到周五都住在航天城最神秘的“禁区”——“红房子”里,犹如被真空隔离起来一样 。 在那里,他们不受任何外界干扰,接受宇航所需要的各种训练 。 宇航员训练强度大,消耗能量多,每天的伙食标准自然要高些,为人均每天90元 。 “红房子”外有士兵把守,如果有人想在楼外瞅瞅或是留个影,都会被士兵很有礼貌地请开,更不用说让外界媒介采访拍摄了 。 “所有宇航员正在进行正常集训,他们的所有情况我们不能向外界透露一丝一毫 。 ”采访人员的采访请求总是被航天城对外宣传部门的官员这样婉言拒绝 。 然而封闭式的训练并没有侵占这些宇航员们的周未生活 。 周六周日,他们照常可以回家与妻儿团聚 。 虽然很多人与他们共同生活在一座“城中城”里,但也无缘见识这些航天员的“庐山真面目” 。 即使航天员走出“红房子”,在航天城里活动,也有专车把他们送到需要去的地方,外人很难接触到他们,他们随时都被很好地保护起来 。 如果外出执行任务,一般情况都有警车开道,护送他们到指定地点 。
航天食品要求非常高 。 为了节省飞船的空间和发射时的有效载荷,航天员携带的航天食品尽可以重量轻、体积小、营养好,而且不含残渣,如骨、刺、皮、核等 。 食品必须符合失重条件下航天员生理改变的要求 。 航天飞行导致航天员骨钙丢失,肌肉萎缩,红细胞数量减少,食品要针对航天员生理改变指数对膳食的营养素作适当调整,例如:肌肉萎缩要求食品提供充足的优质蛋白质,骨质丢失要求食品提供充足的钙,以及适宜的钙磷比例和维生素D;飞行初期,食品的脂肪量不宜太高,以免加重空间运动病;为防止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要限制食品中钠的分量,保证钾的足量供给 。
我国的航天食品富有中国特色 。 航天集团专门有一个机构负责研究太空食品 。 早、中、晚餐每顿吃什么,如何搭配,都设计得非常科学 。 太空生活中,我们的航天员可以吃到中式菜品,如鱼香肉丝、宫爆鸡丁等,航天员饭后还需用一杯茗香清爽的绿茶来提神,这种绿茶是我国自行研制的 。
航天食品通常制成一口大小的长方形、球形和方形等,如肉块、鱼块、点心块,食品表面涂有一层可食的保护膜,航天员进食时一口一块,既方便简洁,又不会掉屑,可以避免食物碎屑撒落在舱内飘浮 。 苏联和美国的早期航天飞行中,航天员采用“嘴对嘴”的进食方式,将经过特殊加工的液体或半固体食品装在类似牙膏管的容器内,进食时通过一根导管将食品直接挤入口内,随着包装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航天员的进食方法越来越接近地面 。 如今航天员可将一餐所要吃的食物装在一个餐盘上,然后用与普通餐具外型无异的餐具,以类似于在家中进餐的方式进食 。
航天食品的供给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将地面食品带上天;二是在飞船上用原料自己加工 。 由于载人飞船发射费用昂贵,约1万美元/千克,而一个航天员每天需要消耗食品1.5千克,约1.5万美元 。 迄今为止,美国和俄罗斯都采用第一种方式,这样更加方便安全食用 。 我们也不例外 。
航天服按功能分为舱内用应急航天服和舱外用航天服 。 舱内航天服用于飞船座舱发生泄漏,压力突然降低时,航天员及时穿上它,接通舱内与之配套的供氧、供气系统,服装内就会立即充压供气,并能提供一定的温度保障和通信功能,让航天员在飞船发生故障时能安全返回 。 飞船轨道飞行时,航天员一般不穿航天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