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火罐 拔罐起水泡是怎么回事?

拔罐后局部皮肤出现水泡、水珠、出血点、 瘀血等现象均属正常zhi疗反应 。有时留罐过长,皮肤亦会起水泡 。小的不必处理,会自行吸收,但需防止擦破; 大的用消毒针刺破放水,然后涂上些紫药水,以免感染 。另外如果不是留罐过长,水泡较大时,常提示病情较重 。
拔火罐时,还应注意:
1、拔罐时,应选择丰满、有弹性的肌肉部位 。凡皮肤过敏、 皮肤破损、肌肉瘦削、毛发过多和孕妇腰骶部、腹部都应慎重使用 。
2、体位必须适当,最好采用卧位,一经拔上,不宜移动体位,以免火罐脱落 。
3、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具 。先在应拔部位比试,罐口与部位吻合,方可应用 。
4、在使用多罐时,罐具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罐具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互相牵扯,也不易拔牢 。
5、在走罐时,不宜在皮肤瘦薄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使火罐漏气脱落 。
6、起罐时,手法宜轻缓,右手持罐,左手拇指或食指抵住罐边肌肉,按压一下,使气漏入,吸力消失,火罐就会自然脱落,不可使劲硬拉或旋动,以免损伤皮肤 。
7、起罐后,一般局部会出现红晕或紫绀色,这是正常现象,一般会在1星期内自行消退 。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原处再次拔罐 。如留罐过长,皮肤起水泡 。小的不必处理,会自行吸收,但需防止擦破;大的刺破后,涂上些紫药水,以免感染 。
8、室内空气宜清新,注意保持温暖,避免着凉 。
【不是火罐 拔罐起水泡是怎么回事?】

不是火罐 拔罐起水泡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