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基因和胎源假说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学说
脂肪细胞因子学说
胰岛素抵抗学说
二、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由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而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病因就两个:
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胰岛素分泌相对和绝对不足)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
1. 胰岛素分泌的过程如此复杂,在整个过程中,无论哪个环节出问题了,都会导致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或者不及时,进而引发高血糖症状,而这些统称为β细胞功能缺陷 。
2.胰岛素抵抗的定义和部位,总结一下:
空腹状态---肝脏是抵抗的主要部位,表现为肝细胞对葡萄糖吸收过少;且肝脏葡萄糖输出过多 。进食状态---机体对葡萄糖摄取减少,处理速度降低 。特别是肌肉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受损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 。
三、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代谢过程 。
对糖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使血糖降低;对脂肪代谢:促进脂肪酸合成和脂肪贮存,减少脂肪分解;对蛋白质: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促进蛋白质合成的各个环节以增加蛋白质合成 。
总的作用是促进合成代谢 。胰岛素是机体内weiyi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weiyi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
1.糖尿病状态下,由于胰岛素相对或者绝对不足+胰岛素抵抗,所以机体利用葡萄糖的效率很低,一方面不得不加大饭量因为组织器官任然很“饿”,造成多吃;另一方面不得不大量燃烧脂肪,甚至蛋白质,造成体重减轻 。这些无法被身体储存和利用的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去,造成多尿 。多尿又造成缺水,造成多饮;三多一少就是这么来的 。
2.在燃耗脂肪的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酮体,如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等等,糖尿病加重的时候,胰岛素绝对缺乏,三大代谢紊乱,不但血糖升高,而且脂肪分解会增加,同时由于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增加,血液中糖、成酮氨基酸均增加,使血糖、血酮进一步增高 。
不仅仅是糖尿病,健康人在严重饥饿时,能量摄入严重不足,体内能量供应主要依靠脂肪分解,即使胰岛素并非严重缺乏,脂肪分解过多即可造成酮体堆积,引起酮症,称为饥饿性酮症 。
也就是说,只要你糖摄入不足或者利用不足,就会导致身体燃烧脂肪,然后就会引起大量酮的累积 。酮体中,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为酸性代谢物,消耗体内的碱,初期的时候血液pH正常,属于代偿性酮症酸中毒 。随着病情的发展,血液pH下降,就变成了失代偿性酮症酸中毒 。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神志障碍,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
【血糖高的真正元凶是什么?】3.还有高渗性昏迷和乳酸中毒等并发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