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吃什么养生 立秋吃什么( 二 )


2.杭州吃西瓜
江南地区也有立秋吃西瓜的习俗 。 秋桃过去在杭州很受欢迎 。 立秋时, 大人小孩都要吃秋桃, 每人一个, 吃完后把石子留下 。 等到除夕, 把桃核丢进炉子里烧成灰 。 人们认为这样可以避免一年的瘟疫 。
3、北京“铁秋肥”吃肉
每年立秋, 都按照老北京的习俗吃肉, 即“贴秋膘” 。 在北京一些老式肉柜台前, 购买肉制品的顾客会排起长队 。 一次在立秋, 虽然还是很热, 但是人的身体上没有湿黏不适感 。 毕竟, 凉爽的秋天很快就要来了 。 于是我开始萌生做点好吃的来弥补夏天以来的亏空的想法 。 我应该吃什么?最满意的是炖肉!吃炖肉来弥补夏天瘦下来的体重, 所以叫“贴秋重” 。
4.山东吃“渣”
在山东莱西, 立秋吃“渣子”, 这是一种用豆腐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 有句话说“大人小孩从立秋吃渣子后不吐不拉” 。 所以很多饮食习惯大多是抗痢疾的, 这说明我们劳动人民是意识到预防秋季腹泻的 。
5.“讽秋”在天津很受欢迎 。
除了立秋“贴秋膘”, 天津等地也流行“咬秋” 。 人们认为立秋吃瓜可以避免冬春腹泻 。 在清代张导的《三三三六万零一十-三万》中, 有这样的记载:“立秋吃瓜, 咬秋可免泻 。 ”清朝时, 人们在秋初的前一天晚上, 把瓜、蒸腊茄子、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吃一晚上, 为了
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

6、四川喝“秋水”

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 即在立秋正刻, 全家老小各饮一杯, 据说可消除积暑, 秋来不闹肚子 。

7、台湾吃龙眼肉

《台湾通史·风俗志》中记载, 台湾旧时“立秋之前一日, 有司豫塑春牛, 置于东郊之外, 至日往迓, 谓之迎春 。 男女盛服观, 衣香扇影, 杂喧满道 。 春牛过处, 儿童争摸其耳, 或鞭其身, 谓可得福 。 迎春如在岁首, 尤形闹热, 宛然太平景象也 。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 意味着秋天的开端 。 秋季是气候由热转凉, 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时节,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 那么, 立秋吃什么好?立秋风俗应该吃什么 呢?

秋社、咬秋、贴秋膘形形色色 各地立秋风俗大比拼, 作为夏天最重要的节气, “立秋贴秋膘”更是老风俗了 。

1、吃西瓜

江苏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的风俗, 称为啃秋 。 而立秋这天, 也往往是这一年最终一次吃西瓜——人们觉得立秋后, 迟早气候变凉, 吃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 因而立秋后就不再吃西瓜 。

2、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 每人一个, 吃完把核留起来 。 等到岁除这天, 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 人们认为这样就能够革除一年的瘟疫 。

3、吃清凉糕

在金华市民的心里, 立秋吃西瓜、吃清凉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风俗 。 何为清凉糕?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 倒在碗里 。 待第二天早上, 结成一整块 。 远看似一块圆润剔透的白玉, 然后切成小块, 撒上白糖、醋、薄荷, 清凉爽口、酸甜开胃 。

【秋天吃什么养生 立秋吃什么】4、吃“福圆”

立秋节气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 。 人们信任吃了龙眼肉, 子孙会做大官, 并且龙眼又称为“福圆”, 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 江南一带还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 。 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 。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 每人一个, 吃完把核留起来 。 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