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都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你真心对待对方,对方却一次又一次欺骗你,那是你的善良用错了地方,当然不能再善良下去 。
文章插图
在生活中,保持善良是本分,但还是要把善良用到对的人和对的事上 。对待那些贫病交加且懂得珍惜的人,你的善良就是雪中送碳 。对待那些不断索取且不懂得感恩的人,你的善良毫无价值 。
文章插图
如果你对那个一次又一次欺骗你的人一直讲善良,对方就会更加变本加厉,把你的善良当成软弱可欺 。这样不仅会伤害自己,也是对"善良"这个美好的词的一种曲解 。
文章插图
记得有句话叫"你的善良要有锋芒",这句话的意思就明白地告诉你,有锋芒的善良才是真正的善良 。只要你的善良带点锋芒,你便会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保持你的善良,并且能够对善良一直发扬光大 。
在物欲丰富的今天,我们如何才能活得坦然?我来回答 。
一、只有尽了主观努力,你才会坦然 。人的社会活动包括了生活、工作、学习方方面面,而所有这些,不会没有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事求是的、辩证的 。一是确定符合实际的指向、目标 。要知道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追求和现实是很难达到平衡的,有七八分把握,说三四分话 。目标太高大上了,会增加无谓的、不切实际的烦忧 。二是朝着既定的目标去努力 。大事也好,中事也好,细如毫末的事情也好,都不是想来的,是干出来的 。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去行动、去劳动、去开创,你的目标,你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正常追求与向往,才有可能实现,你的努力和目标才有可能达到平衡 。
二、充分地利用了客观条件,你才会坦然 。人的成功,除主观努力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命运对人都是公平的 。与其去抱怨,去发泄,还不如在不公平中去求得公平,在不对称中去求得对称,在不正常中去求得正常 。抓任和利用或已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正在具备的条件,抓住和利用或已出现或已初露端倪的机遇,让希望着陆、落地,这样,才不会造成遗珠之恨、之失落 。
三、修养性上升才会坦然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性格不可能改变,但可以完善 。这里说的“完善”就是指一个人的修养、情操、道德、素质等方面 。人的修养性的上升,一是有赖于知识、学问、文化来充填;二是有赖于个人人生经历的磨炼;三是有赖于社会活动对自身的改造 。
我想,一个人如果具备了以上三点,他的内心是会坦然的,既是不坦然,也会差不多坦然的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身边有哪些实例能体现这句话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出自《论语》的词语,表明的是人的态度,或者说是人的行为准则,这句话被现代人广泛地运用,几乎成了大多数人的口头禅 。
文章插图
这句活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 。然而在现实中,人们总是在有意无意之间,做出了与这句活相悖的行为 。
在社交场合中,有的人自己不抽烟,不喝酒,但因为有求于人,或者因为某种原因,总会向别人敬酒敬烟,也不管对方喜欢还是不喜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