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真爱,DR钻戒翻车了( 三 )


贩卖真爱,DR钻戒翻车了

文章插图

迪阿股份与同业公司毛利率对比
来源:国元证券研究报告
迪阿是如何取得这些亮眼成绩的?
首先 , 在经营模式上 , DR采取“全自营销售模式” , 如此可以省去向加盟商批发让利的环节 , 提升销售毛利率 。
其次 , DR采用“外包生产+定制服务”的模式 , DR并不参与钻戒的生产加工环节 , 在消费者缴纳定金后 , DR才会安排生产 。
这种“以需定产”的生产模式 , 实现了高周转、低存货的供应链体系 , 降低经营风险 , 也保证盈利能力 。
事实上 , DR将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全部外包 , 集中精力进行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 。
最后 , DR不断将自己划定为高端珠宝领域 , 品牌溢价高 。
同样大小、净度、颜色、切工的情况下 , 一款经典六爪钻戒 , DR售价超3万元 , 而市场均价在1.5万元甚至更低 。
而将DR推向“高端”的 , 就是它的真爱营销 。
事实上 , 最早 , 消费者要购买DR求婚钻戒之后 , 才有资格购买DR结婚对戒以及其他饰品 。
对此 , DR的回应是:“婚姻要经历求婚、订婚的过程 , 而求婚是必不可少的 , 一枚DR求婚戒才能开启婚姻大门 。 ”
但招股书披露了真正的答案:迪阿股份80%的营收都是求婚钻戒贡献的 。 与对戒和其他饰品相比 , 钻戒的单价也更高 , 在1到10万元不等 。
虽然DR的营销毁誉参半 , “只能男士购买”的真爱理念中暗藏不平等叙事 。 但DR依然能精准狙击到目标群体 , 赚得盆满钵满 。
除了营销翻车 , DR还有质量问题DR把自己的一举一动 , 都和真爱挂钩 。
比如 , DR曾宣布取消1399的低价戒指 , 理由是“由于付出的成本太低 , 好多年轻人随随便便就买了 , 与DR倡导的理念相悖” 。
甚至DR母公司迪阿股份 , 选择“520”的特殊日期 , 在创业板IPO上会 。 彼时 , 多份券商研报都表示 , DR差异化的品牌理念在珠宝赛道独一无二 , 具有投资优势 。
但此次营销翻车事件后 , 迪阿的上市之路还能一帆风顺吗?
事实上 , 除了营销受到争议 , DR的钻石也多次出现质量问题 。
据悉 , 迪阿股份报告期内共有38起各地工商部门、消费者协会等涉及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消费者的投诉 , 476起投诉至迪阿股份客服 。 其中156起投诉涉及产品质量问题 , 如交货时存在轻微擦痕、小钻容易脱落、戒托出现变形等 。
在2018年和2019年 , DR分别有两批次抽检产品在抽检过程中发现贵金属含量低于合同约定标准 。
此外 , 在2017年、2018年、2019年 , DR还有六批次产品在检测过程中被发现 , 加工商自配的副石并非天然钻石而是合成石 。
外包生产提高了DR的毛利率 , 但也加大了DR对钻戒生产中的质量把控难度 。
二十世纪的钻石寡头戴比尔斯提出那句可以刻在营销里程碑上的广告语:“A Diamond is Forever(钻石恒久远 , 一颗永流传)” , 赋予了钻石永恒的价值;一个世纪后的今天 , DR将钻石和真爱挂钩 , 同样引得无数痴男怨女前仆后继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鞭牛士”(ID:bianews8) , 作者:魏冰 , 编辑:何蕾 , 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