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手产品的流通而言, 无非是技术、渠道、供应链三个方面 。 技术层面, 爱回收的质检、分级和定价业务流程需要3天, 行业时长是10天或更长(数据来自CIC) 。 同时它与京东、快手都建立了深入合作 。
具体到供应链层面, 万物新生在爱回收阶段定下的线下门店策略有着两面性 。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涉及到门店、仓库这些词的供应链, 十分容易成为泛互联网企业“会呼吸的痛” 。 远有十年如一日埋头于物流和仓库导致持续亏损的京东与亚马逊, 近有被线下成本拖垮的诸多社区团购玩家 。
对于线下门店, 最终的评判原则依然是看投入与产出, 这应该包括长期视角下的边际成本与效果 。
线下门店扩张与亏损共存, 提高效能或是破局关键
回答线下门店的一系列问题前, 我们需要先理解二手交易中, 线下模式的由来 。
将回收业务按照互联网模式剖析, 获客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传统的互联网叙事喜欢强调互联网渠道的高效率和低成本 。 然而, 一方面传统的线上获客对于二手消费电子市场这个精准度高, 但使用频率低的服务而言, 并不是最适合的模式, 同时这些流量很难转化出重复利用的附加价值 。 另一方面, 回收服务非常看重信任, 面对面具有独特的心理优势 。
这或许可以解释万物新生扩张门店的逻辑 。 截至9月30日, 万物新生集团全国门店共956家, 门店覆盖城市数达195座 。 在传统观点上, 一般线下店越开亏损就会越扩大, 不仅仅是物理租金等成本, 管理、供应链调整等隐形成本也会随之增长 。
本季度万物新生依然承担着亏损, 财报显示, 这个季度万物新生新开了56家门店和11个城市小仓, 导致其履约成本亦有所增加, 但履约毛利率为12.8%, 环比Q2和同比去年同期保持稳定, 其三季度经调整(Non-GAAP)经营亏损缩窄至2851万元, 经调整经营亏损率为1.5%, 相比二季度经调整(Non-GAAP)经营亏损率2.7%持续收窄 。
履约成本上升但亏损收窄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万物新生的管理和运营效率正在提升 。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 边际成本持续递减, 随着其门店和小仓的成熟, 成本逐渐摊平, 效益却逐渐走高的 。
相对于其它玩家, 万物新生的线下门店将获客、业务、品牌建设集中到一体, 有利于规模化扩张和管理 。
只是, 线下模式经常被外界认为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主要在于它会持续考验从业者的经营水平和周转能力, 这最终回归于追求效率与控制成本的平衡 。
回归到门店问题, 万物新生的策略给二手交易市场指出了一条稍显另类的路线 。 7月, 它启动了“一体化城市模型”试点——顾名思义, 将供应链首尾的一系列要素在具体城市层面形成组合体 。 这在目前的二手交易市场属于开拓性的模式, 缺乏参照物, 外界该怎么看待它的未来?
一体化城市模型, 是二手3C产品流通的最优解?
在以手机为主的二手消费电子市场中, 已经商业化的主要是C2B、B2B、B2C三种模式(C2C在一众平台上表现为C2B2C) 。
但问题也随着而来, 玩家如果想提升商业竞争力, C2B、B2B、B2C往往需要一起覆盖以扩大业务面, 且几种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需要强大的标准化、规模化处理能力做支撑 。 至于其中的成本, 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弗兰克·奈特说, 成本所记录的不过是竞争的吸引力而已 。
为了流通的基础——采购, 万物新生在C2B这个环节, 建立了自有渠道, 开设了线下门店, 和京东合作扩大收机范围, 不断曝光扩大品牌效应 。 这强化了消费者记忆, 加强了自己的竞争力 。
- 营收净利双双“滑坡”,华米科技跑不动了?
- 广东省前10月快递业务量累计236.9亿件同比增长36.3%
- 业绩快报 | 知乎三季度营收增长115.1%至8.235亿,MAU增长40.1%
- 业绩快报 | 非一线城市注册用户约占比86.8%,同程艺龙Q3营收同比增长1.3%
- 同程艺龙Q3业绩:收入同比增长1.3%,国内酒店间夜较疫情前增长25%
- 网络安全公司联软科技拟科创板上市,去年营收2亿元
- 知乎第三季度营收8.2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1%
- 美国电子烟销售恢复增长:换弹增6%,一次性强劲,烟油下降
- 微盟智慧餐饮白昱:私域增长需兼具数字化工具和运营能力
- 百度爱番番举办“爱增长AI营销”济南站私董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