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视频平台“攻城夺地”:城市营销这块蛋糕怎么分?( 四 )


同时 , 据某短视频平台相关人士透露 , 对于抖音、快手这样的头部平台来说 , 城市营销在新商业态上的广告营收相对有限 , 更重要的是在本地生活业务上的切入价值 。 “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是个大蛋糕 , 但关键在于怎么切入 。 短视频平台最大的优势在于内容种草能力 , 所以抖快也希望自己能产出更多的探店、旅游、餐饮类内容 。 借助城市营销 , 一方面会有政府大量推动 , 另一方面这种活动也是促使本地商家企业号入驻、本地达人产出内容的好时机 。 ”

长短视频平台“攻城夺地”:城市营销这块蛋糕怎么分?

文章插图


4.城市营销实现“从硬到软” , 从注重广告资源曝光到强化城市居民情感链接 。
“过去品牌做城市传播主要强调视觉和听觉 。 广告一定要铺的足够多 。 但这两年大众已经不吃这套了 。 城市品牌需要类人化打造 , 角度还应该丰富到触觉、味觉等 , 而且关键在于能不能获得本地居民的认可和喜欢 。 否则和广撒网式曝光没区别 。 ”老张说 。
于是 , 抓住城市特质、利用城市乡音、城市本土品牌等强本地化元素进行传播十分风靡 。 例如此前聚划算在重庆进行城市营销时 , 就选在了最热的8月 , 不仅在解放碑的户外巨幕上放出了刘涛的喊话“刘涛请重庆人民吃雪糕” , 还落地了举行冰刀和雪糕快闪店 。 重庆麦家优品民宿创始人黄军也表示 , 在民宿中看两江交汇和山城夜景也是外地游客必打卡的选项 。 重庆这就是典型的抓住城市特色 , 进行的“视觉 , 味觉和触觉”营销 。
同样 , 安慕希在进行城市营销时 , 便在广州抓住本地的早茶文化 , 与知名本地品牌陶陶居进行联动 , 在城市商圈落地了快闪店 。 这便是巧妙借势本土品牌的玩法 。
长短视频平台“攻城夺地”:城市营销这块蛋糕怎么分?

文章插图

这样的联合 , 都在降低打动本地用户的“情感成本” 。 小宋也告诉娱子酱 , 在和地方政府沟通过程中 , 亲子类活动IP是最受欢迎的 。 因为这类IP的家庭属性明显 , 精准匹配亲子用户 , 且容易打造情感联结 , 便于提升用户和游客对于城市的好感度 。
5.相比带动消费 , 内容资产沉淀成为关键 。
仔细观察会发现 , 大量平台方的入场和城市活动本身 , 都试图帮助参与品牌完成更多内容资产的构建 。
这也符合最早城市营销火起来的思路:先有大量本地内容群 , 再吸引游客 。 现在品牌加入 , 先做品牌体验 , 沉淀核心用户的消费感受并完成线上积累 , 再依靠这些内容吸引更多城市用户 。
“过去的营销链路在促进消费端 , 但这样只是一茬 。 但如果能带动参与用户沉淀出好的品牌关联内容 , 这样的内容资产对用户来说是剧本反复拉动消费价值的 。 尤其对于城市这样的私域社交圈 。 一条朋友圈、一个短视频 , 对身边人群的影响力很强 。 这也是点评类APP很早在做的 。 现在 , 越来越多传统品牌也希望借助城市营销完成这点 。 ”老张说 。
Kitty也表示 , 对于地方的小微商户来说 , 在枯水期完成品牌资产沉淀 , 加入流量池做“网红” , 要比单次拉动消费重要的多 。 对于很多地方政府来说 , 这种消费后端的内容产出和舆论声量也是最为看重的 。
03 结语当然 , 高光之下 , 城市营销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传统的广告片模式起效难、活动效果监测方式有限、不少品牌仍存在与城市关联度低等问题 。 尤其可以预见的是 , 大量品牌方的跟风入局会诞生不少良莠不齐的城市IP营销 , 甚至有损整个城市的网络口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