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 , 这是喜茶首次控股投资 。 也就是说 , 喜茶从单纯地砸钱押注 , 变得更为“霸道” 。
02 喜茶投资版图喜茶的投资都集中在了今年下半年 。
算上野萃山 , 喜茶出手已有5次 。 耐人寻味的是 , 喜茶每次投资的对象 , 似乎都毫不相干 。

文章插图
第一次出手 , 喜茶选择了与自身业务并不冲突的咖啡 。
7月21日 , 上海本土精品咖啡品牌SeeSaw宣布完成A+轮过亿元融资 , 老股东弘毅百福跟投 , 喜茶却赫然出现在名单上 。
双方没有碰面 , 喜茶创始人聂云宸用一个深夜电话就敲定了这笔投资 。
杀入咖啡赛道 , 喜茶绝不是一时兴起 。 2019年3月 , 喜茶就推出了四款咖啡饮品 , 分别是咖啡波波冰、咖啡波波双拼、芝芝拿铁和芝芝美式 。
不过 , 喜茶没有立即转型做精品咖啡的打算 。 在产品上 , 喜茶加入了大量的奶茶元素 , 比如珍珠、芝士、冰激凌等等 , 意在淡化咖啡的口感 。
喜茶的做法并非先例 。 早在2018年底 , CoCo都可上线精品滤滴咖啡 , 上海、南京两地的门店纷纷在早晨8点营业售卖早餐咖啡 , 成功招揽了喝奶茶和喝咖啡的两拨消费者 。 相比之下 , 喜茶的转型动作鲜有回声 , 首次上线咖啡饮品后反响平平 。 又过了一年 , 才推出了两款新品——雪山香草拿铁和雪山摩卡 。

文章插图
【喜茶完成首次控股投资,卖奶茶不如当VC?】如今 , 喜茶两年前上新的咖啡单品只保留下了美式、拿铁和香草这三种咖啡店里常见的基础款 。
喜茶的第二笔投资依然与咖啡相关 。 9月27日 , 喜茶将橄榄枝伸向燕麦奶品牌“野生YePlant” , 新增对外投资安徽绿番茄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持股15% 。
燕麦奶咖是近两年咖啡店里炙手可热的单品 。 借着燕麦奶在第三次咖啡浪潮中汹涌的势头 , 野生植物只花了一年时间就成长为国内to B的第二大燕麦奶供应商 。
喜茶的这次投资 , 瞄准的是咖啡和燕麦奶的组合价值 。 一旦未来喜茶在咖啡上大展拳脚 , 就可以充分调动起两边的资源 , 既提前解决了供应链上的问题 , 又有打法可以借鉴 。
接下来的两笔投资都发生在10月 。 喜茶左手投给了酒饮 , 右手牵起了茶饮同行 。
新国潮预调酒饮品牌WAT的A轮融资由BAI资本、喜茶和番茄资本联合领投 。
然而 , 在喜茶还未正式宣布投资WAT之前 , WAT和SeeSaw就在9月推出了咖啡和酒饮的跨界联名 。

文章插图
不止于此 , 喜茶对SeeSaw的投资还不满一个月 , SeeSaw就在上海静安区铜仁路推出其首家“日咖夜酒”的咖啡店 。
不少业内人士推测 , 喜茶是想借SeeSaw试水“小酒馆” 。
不过 , 喜茶早早就触碰过酒饮的边界 。 2018年 , 喜茶成都的黑金旗舰店推出过“春夏秋冬”四季酒饮新品;2019年 , 喜茶和百加得签订了合作计划 , 百加得会为喜茶提供出货保障 。 随后 , 喜茶推出了含低度酒精的限定饮品 。
不难看出 , 喜茶这几次出手的思路一致:重做一遍尝试 , 用投资来降低试错风险 。

文章插图
包括投资主打桃味茶饮的茶饮品牌和气桃桃 , 喜茶还是复制了一遍“再做”的思路 。
投资同为水果茶的和气桃桃 , 喜茶的意图也很明显 。 和气桃桃的客单价与喜茶的子品牌喜小茶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 但和气桃桃已经完成了区域性复制走向全国 , 喜小茶如今还蛰伏在珠三角地区 。
- QuestMobile 2021双十一电商洞察报告:双十一当日用户首次突破8亿,半数用户通过多平台进行比价选购
- 直播电商“觅酷网络”完成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 36氪首发|「觅酷网络」完成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抢占抖音电商运动赛道
- NeuraMatrix 36氪首发 | 脑机接口平台公司「宁矩科技」完成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首颗系统级芯片年底将量产
- 企业微信服务商“探马SCRM”完成3000万美元B+轮融资
- 宝宝智力发育到多少岁才完成
- 商汤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首次披露四大业务客户数量
- 36氪首发|从漏洞管理升级至攻击面管理,“华云安”完成亿元A+轮融资
- 建成及新建5G通信基站 均要完成电磁辐射环境检测
- 喜茶、奈雪等纷纷涉足,瓶装饮料成新茶饮下一个战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