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 , 还有“6.18”“双十二”“年货节”等各种被人为打造的消费节日 , 借由宣传营销成为一场场社会仪式 。 回过头来看 , 一年的时间被切割成不同的消费节 , 中间非仪式的时间 , 反而少得可怜了 。
此外 , 和个人信息仪式类似 , 平台也通过数字仪式的设置 , 深刻影响了我们对日常社会信息的认知 。
例如在各类平台都常见 , 也是不少网络居民获取外部世界信息重要窗口的“热搜榜” , 就是以数据为基底搭建的稳定仪式 。 话题搭载着热搜排名 , 词条后跟着数字 , 加上“讨论量”“阅读量” , 构成了我们对“热点”的认识 。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微博
在这些仪式的影响下 , 以数据为驱动的信息呈现 , 也渐渐成为不约而同的选择 。 上了“xx”次热搜、话题数据 , 或者xx亿票房、播放量 , 成为了展示成果的重要仪式 , 这在文娱领域表现尤甚 。 现在惯称的“顶流”“流量” , 背后也展现了以数字仪式为认识视角的影响 。
不可否认的是 , 数字本身具有直接明了、易于理解和传播、高说服力和可信度等优势 , 当它被系统分析处理并呈现出来 , 成为特定的仪式时 , 能带来有价值的信息 , 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身处的世界 。
不过 , 当这些仪式越发常见甚至泛滥 , 也可能让数据在获取、处理和呈现等环节被污染的可能性大大上升 , 还可能引发个体的信息焦虑 。 等到反应过来时 , 在“数字仪式感”的影响下 , 我们获取、生产、评价和呈现信息的方式 , 都已经被深深影响 。
数字仪式感与社交生活除了通过具体数字构建仪式影响我们的信息感知外 , 广义上 , 网络空间中的各类“仪式”也可以被视为“数字仪式感”的表现 。 这类仪式则往往更多地影响我们的社交生活 。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网易云音乐
比如前面讲到的各类“平台报告”仪式 , 在你点开这份报告 , 看完自己过去在软件上的活动痕迹(比如哪天睡得最晚、最喜欢什么音乐、最爱哪种视频、最爱点哪家外卖) , 下一步 , 很可能是长按截图 , 把结果分享到朋友圈、聊天框中 。
类似的 , 在音乐软件、社交媒体中常见的“去年今日”功能 , 也不单是帮助人们回忆过去的仪式 , 更能作为社交内容被分享出去 。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微博
这个分享交流的步骤 , 是完成仪式感的重要环节 。 它满足了人们自我表演、共享在场和社会团结的需要 , 而这些因素 , 也是驱使人们不断投入一场场数字仪式的动力 。
从这个角度看 , 数字仪式感也承继了仪式观视域下 , “传播”与“共有”“共享”“沟通”密切关联的看法 。 [4]
出于分享需要建构的数字仪式 , 更多由个体主导 , 它没有特定的时间规律 , 但却更长时间、更深地浸入日常生活 , 成为个人线上世界不可割舍的部分 。 聚会时“朋友圈先吃” , 外出“拍照半小时 , 真正游玩五分钟” , 都可以看作这类数字仪式感的表现 。
- 10个大赛道、32个类目,双11品牌数字资产榜单出炉,哪些新品牌上榜了?
- 抖音企业号《看见》第三季:中小企业家们的数字化蝶变
- 元宇宙,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尽头?
- 华润雪花建立数字可追溯营销系统,推动啤酒产业数字化;数商云建立采购管理平台,推动原材料行业数字化 | 36氪大公司数字创新指南1123
- 高通宣布骁龙品牌焕新 命名将变更为数字加代际编号
- 海南将开展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试点
- 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数衍科技”参与2021新消费论坛
- 金蝶徐少春:数字经济时代SaaS创业者的新使命
- 深度分析10家车企集团2025规划:总目标惊人,暗藏“数字游戏”
- 中交兴路与河钢合作,建设数字绿色钢厂;一汽解放与中联重科合作,推动新能源产业智能化 | 36氪大公司数字创新指南112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