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圈没有二代接班,中国VC“少爷”不可当家

投资是个技术+经验+资源的组合 , 少爷一般不可当家 , 找CEO难度可想而知 。
二代接班 , 是中国企业家最直接的退休方式 。 如柳传志、任正非、宗庆后等业界大佬 。 或采用职业经理的方式保持企业传承 , 如马云、刘强东等 。 前不久 , 格力的董小姐 , 钦定22岁的秘书孟羽童为接班人 , 引发全网热议 。 作为国内最知名的成功女企业家 , 董明珠已经到了法定退休年龄 , 但各种事务让她无法放下 , 选择接班人也是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
但在投资圈 , 功成身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59岁时候的孙正义曾在股东大会上说“感到自己充满了活力 , 短期内不打算退休 。 ”但事实是 , 并不是他不想退休 , 而是不能退 。
相比企业 , 投资圈惯用合伙人机制 , GP普通合伙人对基金的盈亏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 一家机构的品牌也多与合伙人的个人成绩和口碑紧密捆绑 , 而大多机构都有多位合伙人 。
目前 , 中国创投圈活跃在一线的“高龄”投资人中 , 鼎晖投资的吴尚志68岁 , 熊晓鸽64 , 真格基金徐小平64 , 赛富基金的阎焱64 , 弘毅投资赵令欢56 , 沈南鹏52岁、张磊49岁 , 徐新55岁、肖冰53岁…据统计 , 占据中国创投榜前沿的著名投资机构大佬 , 有一半多已经进入知天命的年纪 。
当然 , 退休也仍可坚持投资 , 毕竟90多岁的巴菲特还在坚持投资 。 但于一家机构而言 , 不同于一般企业意义上的接班 , 可以传承二代或者找CEO 。 在投资界 , 投资是个技术活+经验+资源的组合 , 少爷一般不可当家 , 找CEO难度可想而知 。
风气潮涌20年过去了 , 创投届的和核心人物渐渐老去 , 他们奉献了一辈子的投资事业传承越来越紧迫 。
企业家的接班人尚可有二代或者CEO传承 。 可是 , 一家投资机构 , 创始合伙人牢固占据“一把手”之位 , 机构的传承从现阶段来看 , 无非也是以“无限循环式”的裂变再裂变方式开枝散叶 。 试想一下 , 如果今天的高瓴资本失去了张磊、红杉中国没有了沈南鹏 , 那么这些机构究竟还剩下什么?

投资圈没有二代接班,中国VC“少爷”不可当家

文章插图

投资圈没有二代接班,中国VC“少爷”不可当家

文章插图

01合伙制下 , 投资机构从来不属于任何一个人2020年的11月 , 日本软银愿景基金COO54岁的鲁万·维拉塞克拉宣布退休 。 除了他之外 , 包括负责愿景基金投资者关系的潘妮·博德、担任AI新创AnyVision执行长的营运合伙人艾维·戈兰 , 两位投资合伙人泰德·菲克和贾斯丁·威尔森 , 以及英国首席风险官玛丽亚·汗5位合伙人也同一时期计划离职 。
这是软银愿景基金两个月内超过10%的高管流失 。 加之业绩反转、投资巨亏、变卖资产等负面缠身 , 其结果就是——后继乏人的现象愈发严重 , 迫使孙正义必须坚守岗位 。 而这一现象自2016年曾被认作软银接班人的强力候选者、孙正义曾经的得力助手之一 , 尼科什·阿罗拉(Nikesh Arora)离开软银后持续至今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巨头陨落也从不在一夕之间 。 2019年2月 , 孙正义就曾明确:或在69岁选择退休 。 但如今已经64岁 , 只能说延迟退休是他不得不的选择 , 虽然他已经在认真考虑接班人问题 , 但短期内没有退休计划 。
合伙人制度是公司的一种权力结构 。 在VC/PE行业 , 绝大部分基金管理公司都采用有限责任公司制 , 最高级管理层对外宣称合伙人 。 这也反映在机构的“投资决策委员会”这一架构上 , 几乎都是公司投资决策的裁决者 。 一般而言 , 能够入选的管理层 , 对外都是合伙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