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波司登竟卖11800元,网友:天突然不冷了( 三 )


2012年, 波司登的净利润有10.79亿, 同比增长了15.9%, 但非羽绒服业务的销售额却下跌了5.3% 。
2013年, 鹅绒和鸭绒等原材料的成本价几乎翻倍式上涨;国外品牌ZARA、优衣库等线上服装品牌, 纷纷进入国内市场并广受欢迎, 更是让波司登感到重心渐渐不稳 。
2014年, 波司登全年营收62.93亿元, 净利润三年狂跌, 大幅削减至1.32亿元 。
可以说, 波司登一度迎来了它的至暗时刻 。
为了自救, 波司登从2013年至2015年累计关闭了超8000家门店, 并积极打折甩卖、清理库存 。
而国外羽绒服品牌的强势入场, 既让波司登感到压力, 也为其带来了行之有效的发展启示 。
2017年11月, 痛定思痛的波司登, 开启了被创始人高德康称之为“二次创业”的全新战略定位, 即“全球热销的羽绒服专家” 。
高德康表示:“我们要追求年轻潮流 。 ”
在产品上, 波司登主要提升策划设计能力, 进行功能性、时尚性并举的产品升级 。 为此, 波司登在2019年推出了经过489道工序打造的“登峰系列”, 也就是11800元的“珠穆朗玛峰”产品 。 虽然市场上反应不大, 但波司登追求高端的定位, 开始逐渐深入人心 。
2021年, 波司登推出的2000-6000元价位的风衣羽绒服, 在天猫和抖音成为新的销量冠军 。

一件波司登竟卖11800元,网友:天突然不冷了

文章插图

在价格区间上, 方正证券报告显示, 2018年波司登品牌羽绒服全面提价, 涨幅20%-30% 。 其首席财务官兼副总裁朱高峰, 曾在2020年中期业绩沟通会上透露:“目前波司登的平均价位在1500元左右, 未来两三年波司登的平均价位会在1800-2000元 。 ”
一系列转型与提价策略, 最终让波司登在2020/21上半财年的羽绒服业务中, 直营收入增加144.5%, 并提前跨入百亿元门槛 。
这意味着, 经历了漫长的高端化战略蜕变, 波司登不仅转危为安, 且形成了以“性价比优势”, 在中高端市场与Moncler、加拿大鹅差异化竞争的“两超一强”格局 。
03 谁来做羽绒服界的“蜜雪冰城”?尽管高端化、品牌化是羽绒服市场, 走向高单价竞争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
但就像奶茶市场一样, 不仅要有喜茶、奈雪的茶等高端品牌, 还要有“蜜雪冰城”这样的平价品牌, 来持续带动和满足更广泛的消费市场需求 。
事与愿违的是, 近几年羽绒服一直在疯狂涨价 。 这让消费者不仅要防范通胀, 还要应对必需品上涨的消费难题 。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 2014年至2019年, 我国羽绒服平均单价由452.6元涨到596元, 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66% 。
除了羽绒服趋向高端化的品牌溢价缘由, 在生产成本方面, 羽绒服原料成本占总成本约 75%, 主要包括鹅绒/鸭绒(45%)、面料(25%)、辅料(5%) 。 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约 12%, 其他运营成本占比约 13% 。
一件波司登竟卖11800元,网友:天突然不冷了

文章插图

2016 年以来, 原材料鹅绒、鸭绒价格提升明显近乎翻倍 。 同时, 人力成本逐步提升、疫情影响下市场大环境不确定因素增长, 这些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
目前, 我国羽绒服市场主要有三类参与者 。 一类是代表高端奢侈品牌的Moncler、加拿大鹅, 主推10000元左右及以上价位的高端产品;国内主流羽绒服企业, 包括波司登、雅鹿、鸭鸭、雪伦、坦博尔、杰奥等, 波司登逐渐靠向中高端方向, 其余品牌主流产品多在1000 元以下, 在平价领域肉搏;
此外, 还有海澜之家、安踏、优衣库等, 在冬季生产羽绒服, 利用相关品牌IP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主要产品分布于500-1000元左右, 构成对主流平价羽绒服市场的冲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