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米,活在小米的阴影下( 二 )


脱离小米的华米, 难以讲出好故事华米曾经就是借势小米品牌, 以及智能硬件时代的风口, 保持了超高速的营收规模增长, 并在2018年成功登陆纽交所, 是小米一众生态链企业中的闪亮明星 。
两年后, 2020年10月, 华米科技与小米两家的合作协议即将到期, 华米为何选择急于与小米解绑?也是出于现实的考虑 。
小米的分成模式, 决定了华米科技无法获得更丰厚的利润, 华米过去毛利率之所以低, 还是因为华米向小米出口的利润率较低的产品, 以及部分折价促销 。
而当华米推出自有品牌以后, 毛利率有了明显的改善 。 华米的毛利率从2016年的17.74%, 提高到2019年的25.25% 。
这些现实也迫使华米科技独立发展, 决定加码自有品牌Amazfit, 为打破外界“只知小米不知华米”的刻板印象, 这些年华米用于营销推广的费用大涨 。
从各种媒体的报道看, 华米营销推广的力度并不小, 但华米的去小米化仍难言成功, 在业内人士看来, 华米目前仍不具备独立品牌发展的实力 。
首先, 是营收上还难以直接跟小米抗衡, 其自身的营收增长还需依靠小米智能穿戴产品的贡献 。
华米的董事长黄汪曾表示, 对手是华为不是小米, 虽然华米这些年一直在试图避免与小米的正面竞争, 但依然无法阻挡小米成为其强有力的对手 。
相比小米可穿戴设备, 华米自有品牌在价格、市场认知度、基础用户量均没有明显的优势, 而且从华米科技的财报数据来看, 小米的订单依然是影响华米营收的主要因素, 去小米化的阵痛期仍未过去 。
其次, 在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上, 相比老大哥小米, 华米也有很多的功课要做 。
华米科技宣布其自有品牌AMAZFIT手表以来, 网上一直有不少吐槽与负面反馈, 有网友称“华米天猫旗舰店不发货, 态度强硬”、“华米amazfit手表售后态度不好”、“维修价格高的离谱, 换个电池等于敲诈” 。
此外, 海外市场也是华米与小米硬刚的第二个战场, 作为华米科技的重要市场, 二季度国际版本产品占到总出货量的47.9%, 上半年的占比情况为55.8% 。
但海外也同样是小米的主阵地 。 2020年一季度, 小米在海外市场的总收入达到248亿元, 首度实现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近半, 与此同时小米还在加码海外的营销布局, 两个品牌之间的海外争夺战, 显然还远未到终点 。
华米的首要问题:如何活下去面对现实, 华米还在奋力“自救” 。
今年华米科技做了几件事, 一方面收购A股上市公司亿通科技的控制权, 这一动作也被业内认为, 华米科技或将通过“借壳”亿通科技在A股上市 。
另一方面还在计划将美股上市主体更名, 由华米科技更名为ZEPP 。 今年, 华米科技宣布更名为“ZEPP” 。 照这个趋势来看, 华米科技旗下的自营手表品牌, 可能在未来以新的品牌名“ZEPP”对外推广, 而不是旧的“AMAZFIT” 。
华米表示, 原有的Amazfit将定位为智能可穿戴硬件产品品牌, 而Zepp将作为另一个独立品牌, 向一个包含硬件、软件和服务的专业数字化健康管理平台发展, Zepp和Amazfit将以两个独立品牌的模式共同运营 。
过去, 华米科技的重心并不是Zepp品牌 。 直至2020年下半年, Zepp才逐渐被华米科技拿起 。
不过, 从目前华米最近的动作看, Zepp将成为华米科技的主要业务, 另一边的Amazfit则逐渐被弱化, 这点从Amazfit手表所连接的App已更换为Zepp也可以看出 。
这些年, 华米科技一方面在不断拓展新产品 。
比如2020年8月发布了一款Zepp E系列智能手表, 2020年11月, Zepp再度推出一款智能腕表Zepp Z 。 华米科技方面介绍, 新Zepp依然使用原有的品牌名称, 但对品牌内涵全面升级, 产品和服务也相应改变 。 不过目前从网友的反馈来看, 华米在服务上的提升依然还有很大空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