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财报里的难言之隐( 二 )


特斯拉上海工厂于2019年10月投产 , 于2020年1月7日交付首批国产Model 3 , 马斯克自带流量的体质 , 让话题蹭上他必火 , 国产Model3仅用3个月就月销量破万 , 引得同行阵阵眼红 。
在此背景下 , 小鹏对标特斯拉 , 其实是非常好的营销战略 。 营销是信息爆炸社会必不可缺的宣传手段 , 在众多热门营销理论里 , 定位理论名列前茅 , 其中就有种定位模式——关联定位(或称:依附定位) , 能让消费者短时间内记住自己 。
关联定位就是将你的品牌与消费者心智中已经存在认知关联起来 , 借用已知信息来迅速导入未知信息(你的品牌属于未知信息 , 消费者心智中的已有的认知是已知信息) , 从而让品牌占据一个有利位置 。
【小鹏汽车财报里的难言之隐】这套理论同样适用到具体产品 。 在小鹏P7发布会上 , 我们见到像智能手机友商大pk一样的环节 , 小鹏不仅将新品与特斯拉的Model S和Model 3都进行对比 , 表现细节优势;还在自动驾驶方面 , 与特斯拉形成差异化 , 强调小鹏自动驾驶更适合中国本土国情 , 弱化特斯拉FSD的竞争优势 。
凭借P7 , 小鹏“智能化”卖点也成为品牌核心竞争力 。 当然一场发布会的宣传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 营销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 设计、概念车、量产、交付、售后都是营销时间窗口 , 加上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传播速度加快 , 形成大量重复曝光 , 加深消费者对P7的感知甚至认可 。
P7的成功 , 让小鹏初尝营销的甜头 , 但也带来巨大的资金负担:由于支持汽车销售而增加营销、促销、广告开支;扩大销售网络以及营销员工数量增加 , 2020全年小鹏的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150.8%至29.06亿元 , 同年研发开支为17.25亿元 。
同样地 , P5相关研发费用也依旧低于销售及一般行政费用 , 21Q1小鹏研发开支为5.351亿元 , 销售、一般行政费用为7.208亿元 , 两者费用率分别为26.9%和36.2% , 都高过同行蔚来和理想 。

小鹏汽车财报里的难言之隐

文章插图

小鹏汽车财报里的难言之隐

文章插图

大幅高过同行的原因在于 , 小鹏在不断扩充产品矩阵 , 导致研发和营销费用双高 , 目前4款车型还不足为虑 , 可根据小鹏Q2电话会议 , 公司预期于2023年开始每年至少推出2~3款全新车型 , 按这节奏 , 到2025年小鹏将至少拥有10款车型 。
10款车中 , 有多少能复制P7 , 成为销量爆款 , 具有不确定性 。 与之相反的是 , 业内大哥特斯拉则走精品路线 , 尽可能在每款产品上都将规模效应最大化 , 这也是特斯拉能不断降价 , 还能扩大利润的关键因素 。
02难言之隐2021年伊始 , 国内新能源车行业发展频频超出预期 , 当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10%时 , 行业也跨过发展拐点 , 进入真正的爆发期 , 伴随着消费升级、购车群体年轻化 , 智能汽车渗透率也拾级而上 。
现阶段 , 场上玩家可分为多类别: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子品牌、科技巨头 , 特别是最后一类玩家的入局 , 拉升整个赛道的竞争激烈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