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蒲怎么组词 蒲公英的蒲公怎么写

蒲公英的全部资料学名:Taraxacum officnala
英文名:Dandelion
拼音:Pú gōng yīng
拉丁名:Herba Taraxaci
科别:菊科 Compositae
别名: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公英 , 凫公英(《千金方》)、耩褥草(《唐本草》)、蒲公英(《千金翼方》)蒲公英(《本草图经》)、地丁(《本草衍义》)、金簪草(《士宿本草》)、孛孛丁菜、黄花苗、黄花郎(《救荒本草》)、鹁鸪英(《庚辛玉册》)、婆婆丁(《滇南本草》)、白鼓丁(《野菜谱》)、黄花地丁、蒲公丁、真痰草、狗乳草(《纲目》)、奶汁草(《本经逢原》)、残飞坠(《生草药性备要》)、黄狗头(《植物名实图考》)、卜地蜈蚣、鬼灯笼(《草木便方》)、羊奶奶草(《本草正义》)、双英卜地(《贵>>民间方药集》)、黄花草、古古丁(《江苏植药志》)、茅萝卜(《四川中药志》)、黄花三七(《杭州药植志》)
花期——3~8月
使用部位——花、叶、茎、根
蒲公英:有着充满朝气的黄色花朵 , 花语是“停不了的爱” 。
紫蒲公英:呈淡紫色的蒲公英 , 花语是‘传说的紫色’ , 属性暗 。
飞箭蒲公英:冠以飞箭之名的蒲公英 , 花语是‘瞄准弹珠’ , 属性风 。 繁殖栽培
蒲公英的繁殖与栽培技术
2002年春节 , 济南某超市人工种植蒲公英每5千克售价80元 , 蒲公英将成为餐桌上的新时尚 。
1.如何从野生蒲公英中获得种子?
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 , 二年生植株就能开花结籽 , 初夏为开花结籽期 , 每株开花数随生长年限而增多 , 有的单株开花数达10个以上 , 开花后13-15天种子即成熟 。 花盘外壳由绿变为黄绿 , 种子由乳白色变褐色时即可采收 , 切不要等花盘开裂时再采收 , 否则种子易飞散失落损失较大 。 一般每个头状花序种子数都在100粒以上 。 大叶型蒲公英种子千粒重为2克左右 , 小叶型蒲公英种子粒重为0.8-1.2克左右 。
采种时可将蒲公英的花盘摘下 , 放在室内存放后熟一天 , 待花盆全部散开 , 再阴干1-2天至种子半干时 , 用手搓掉种子尖端的绒毛 , 然后晒干种子 。 在蒲公英野生资源丰富的地方 , 也可挖根栽培 。 通常10月份 , 挖根后集中栽培于大棚中 , 株行距8厘米×3厘米 , 栽后浇足水 , 至次年2月即可萌芽 , 这时再施一次有机肥 , 可采叶上市 。
2.蒲公英种子如何发芽?如何播种?
成熟的蒲公英种子没有休眠期 , 当气温在15度以上时即可将种子播在湿润土壤中 。 经过90个小时左右即可发芽 。 种子土壤温度15度左右时发芽较快 , 在25-30度以上时 , 发芽慢 , 所以从初春到盛夏都可进行播种 。
根据试验结果得知:5月末采收种子后立即播种 , 从播种至出苗需10-20天;延至夏季7-8月份播种 , 则从播种到出苗需15天 , 播种量一般每平方米3克左右 , 可保苗700-1000株 。
蒲公英播种前 , 应先翻地作畦 , 畦宽80-90厘米在畦内开浅沟 , 沟距12厘米 , 沟宽10厘米 。 然后将种子播在沟内 , 播种后覆土 , 土厚0.3-0.5厘米 。 播种时要求土壤湿润 , 如土壤干旱 , 在播种前两天浇透水 。 春播最好进行地膜覆盖 , 夏播雨水充足 , 可不覆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